庫存壓力較大 未來橡膠跌勢或有所趨緩
作者: 2018年11月09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后期膠市仍面臨弱需帶來的利空困擾,同時庫存壓力依然較大,但在膠價逼近國內割膠成本線以及產區臨近停割期的支撐下,未來滬膠跌勢將有所趨緩。 受膠市供需基本面疲弱的制約,10月下旬以來,滬膠期貨1901合約呈現
后期膠市仍面臨弱需帶來的利空困擾,同時庫存壓力依然較大,但在膠價逼近國內割膠成本線以及產區臨近停割期的支撐下,未來滬膠跌勢將有所趨緩。
受膠市供需基本面疲弱的制約,10月下旬以來,滬膠期貨1901合約呈現出加速下滑態勢,期價重心自12000元/噸一線迅速回落至11200元/噸附近。隨著近期中美貿易關系顯露緩和跡象,加之膠價逼近國內割膠成本線,并且臨近云南和海南停割期,在潛在利多因素浮現的影響下,預計后市多頭抵抗信心將逐漸恢復,滬膠跌勢或有所趨緩。
成本支撐因素凸顯
在逐漸消化掉此前利空影響后,目前膠價已然逼近11000元/噸一線。由于云南的割膠成本在11000—12000元/噸,而海南的割膠成本在10000—11000元/噸區間,膠價回落無疑會令國內膠農失去割膠積極性。據了解,目前云南西雙版納產區原料膠水收購價在9.2—9.4元/公斤,海南產區國有膠廠原料膠水收購價在9.6元/公斤,較上一個月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部分膠園的膠農表示,如果膠價繼續走低,或早于往年半個月進入停割期。一般來講,云南產區的傳統停割期在11月底,而海南產區的傳統停割期在12月中旬。換言之,未來在成本因素的影響下,今年國內天膠產區的停割期或提前,這將提前緩解新膠入庫的壓力。同時,疊加滬膠1811合約到期交割,老膠倉單集中出庫釋放,11月中旬以后,期貨盤面供應端不利的環境將有所改善。
下游終端需求不佳
保持了幾年高速增長的重卡消費市場,在今年下半年迎來“寒冬”。可以發現,2018年國內重卡市場呈現出“前高后低”的特征。自7月開始,國內重卡銷售量顯著回落,同比下滑17%,8月同比下滑23%,9月同比下滑25%,10月雖環比出現略微回升,但同比降幅依然高達14%。筆者分析認為,導致上述現象出現的原因有三:其一,國內經濟承壓延續對貨運周轉量的增長帶來很大影響,導致物流運輸市場對重卡的需求減弱;其二,環保政策導致高污染企業限產增多,工程型重卡銷量下降;其三,此前治超限超的政策紅利漸至尾聲,在高基數制約下,下半年重卡市場的增長壓力凸顯。
鑒于后市基建開工情況不樂觀,以及在嚴峻的環保監察下,重卡需求將繼續萎縮。雖然“雙十一”采購臨近,但物流公司已經提前完成車輛采購。因此,未來工程型重卡和物流型重卡的需求將難以獲得新的發力點,后市淡季效應凸顯會削弱重卡消費的增長潛力。作為天膠需求“晴雨表”的重卡消費持續走弱,無疑令后市膠價缺失反彈的動力。
進口商放慢采購步伐
由于輪胎廠商對于后期新車配套需求持有悲觀心態,導致其對于天膠原料補貨意愿不強,這也拖累進口商放慢采購步伐。據統計,9月我國天膠進口量約為20.98萬噸,不僅環比下降11.70%,而且同比下降8.05%。雖說天膠進口量放緩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現貨庫存壓力,令9月中旬以來青島保稅區天膠顯性庫存大幅回落了約10萬噸,但主要原因還是海關政策所致,令統計范圍內的保稅區庫存下降,出庫的那部分量只是轉移至了區外,顯性庫存轉為隱性,并非消費大增帶來的實質性利好。綜上來看,后期膠市依然面臨弱需帶來的利空困擾,同時庫存壓力依然較大,但在產區臨近停割期以及中美貿易關系初露緩和跡象的支撐下,未來膠價跌勢將趨緩,只是依然缺失反彈機會,預計滬膠1901合約會在11000—11500元/噸構筑新的振蕩整理平臺。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