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格鋼鐵云商平臺統計發布的2018年11月份鋼鐵流通業PMI總指數44.5,較上月回落5.2個百分點。調查結果顯示,11月份鋼鐵流通企業銷量和訂單量大幅下降,市場心態快速下滑,采購意愿明顯降低,預計12月份鋼鐵流通市場需求景氣下行。

本月鋼鐵流通環節運行的主要特點呈現如下幾個方面:
鋼鐵流通環節價格大幅下跌。11月份鋼鐵流通業銷售價格指數重回收縮區間,較上月大跌11.2個百分點至39.1%,是僅次于今年1月的年內次低點。11月鋼材現貨價格出現暴跌,鋼材各品種跌幅均在500元以上,創年內新低,回到去年三季度初的價格水平。
鋼鐵流通環節采購需求放緩。鋼鐵流通企業銷售量指數和訂單指數分別跌至42.0和41.8,較上月下跌7.2個百分點和7.3個百分點,表明11月份市場采購需求呈現大幅下滑,為今年春節后的最低點。考慮到訂單指數的時效性,需求放緩將會持續影響下個月的需求表現。
鋼鐵流通環節庫存持續回落。11月份鋼鐵流通企業庫存指數43.5,較上月回落3.2個百分點,跌至年內新低。從樣本企業規模來看,年銷量在50萬噸以內的流通企業庫存量下降的幅度最快。從區域來看,西北、華東、中南地區庫存指數跌幅較快。11月下旬,全國29個重點城市鋼材庫存總量720.2萬噸,較上月同期下跌120萬噸,接近年內最低水平。
鋼鐵流通環節對后市預期持續減弱。11月份鋼鐵流通企業走勢判斷指數跌至40.9,較上月回落6.5個百分點。采購意愿指數43.2,較上月回落3.9個百分點。自9月以來,雙指數連續3個月持續走低,表明市場對后市的預期逐步減弱,市場心態和預期的回落多源于對經濟走勢和未來需求的不樂觀。
進入采暖季,環保政策明朗化,市場的關注度從預期回歸至基本面,并且逐漸從關注供給節奏轉向需求節奏。放眼四季度鋼鐵市場,供給看不到明顯的邊際減量,而需求又存在放緩跡象。
外需方面,中美貿易沖突引起的出口趕工期已過,首輪加征10%關稅的回落壓力在10月迎來第一個觀察窗口期,而明年1月1日稅率將提升至25%,涉及電子、金屬制品及汽車零部件等一系列的鋼鐵制品,對鋼鐵需求的影響將進一步顯現。
內需方面,盡管10月基建投資增速終止失速下滑的態勢,但是在當前經濟增長中樞下行的階段,整個固定資產投資即便反彈都必將是溫和且極為有限的。
10月
制造業PMI回落至50.2%,逼近榮枯線,創2016年8月以來新低。其中13個分項指數中的12個指數全線下降,意味著
制造業景氣狀況全面走弱,并且制造業需求增長放緩已經傳導至生產端。
以汽車產業為例,前10月汽車產銷雙降,汽車產業進入負增長,年底都難實現正增長。換言之,短期內鋼鐵需求減弱成為市場共識,而供給看不到明顯的邊際減量,是導致11月鋼鐵市場持續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綜合調研結果來看,11月份鋼鐵流通企業銷量和訂單量大幅下降,需求放緩,市場預期持續減弱,采購意愿降低,預計12月份鋼鐵流通市場需求景氣下行。(蘭格鋼鐵研究中心 徐莉穎;蘭格鋼鐵流通業PMI與Wind資訊經濟數據終端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