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29日于北京舉辦的中國國際石油石化技術
裝備展覽會(cippe 2019)上,現場的觀眾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工業互聯網的存在。無論是在開幕式領導的致辭中,還是同期舉辦的技術交流會上,也無論是在杰瑞集團、芯樂公司這些制造企業的“鋼鐵俠”面前,還是在寄云、易瑞這樣純粹的信息技術公司一方小小的電子屏幕前,觀眾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工業互聯網的脈動。盡管,獲得的信息還是碎片化的,但這些信息在石化行業中激起的一泓春潮,卻已經展示出勢不可擋的勃勃生機。
給
裝備裝上智能大腦
在cippe的開幕式中,杰瑞集團副總裁謝猛發表致辭并表示:“智能技術是全球油氣行業發展的大趨勢,智能技術在油氣行業的應用,將推動全球油氣資源高效清潔的開發利用,這也是未來全球油氣工業持續提質、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徑和必經之路。就像無人駕駛對汽車行業的沖擊和影響,無人化井場也必將帶來井場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這些變革必將大幅度提高中國整個油氣行業的生產效率,在保障能源安全、加大油氣田勘探開發力度的背景下,井場無人化的趨勢勢在必行。”
正如謝猛所言,在杰瑞的展臺前,“智能化”“無人化”不絕于耳。杰瑞集團高級副總裁李慧濤表示,為了迎接工業互聯網帶來的挑戰和機遇,杰瑞集團專門成立了智能化與大數據部門,一方面致力于智能超級裝備的研發工作,今年展位上展示的超大功率固井車、電驅混砂橇、固井儀表車等超級裝備都具備了“智能”元素;另一方面,杰瑞還在開發工業互聯網平臺,旨在將分散在世界各地的裝備運行數據通過超遠距離的數據采集、傳輸,匯集到總部的“智慧大腦”,進行建模分析,進而實現遠程的控制、預警、維護,并為客戶提供遠程的*支持服務。
“未來,我們會充分利用好這個智慧大腦,挖掘設備的大數據價值,并將其應用于技術服務上,而且不單純是設備服務,我們還可以讓數據在開采服務等更多的領域發揮作用,降低油氣開采的成本,提高開采效率。”李慧濤表示。
據悉,目前,杰瑞已經對1/3的客戶的現場設備進行數據收集、建模和分析工作。
智慧供應鏈延伸到海外
與大多數展商展出的“鋼鐵俠”有所不同,在易瑞國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140多平方米的展臺,主角是一個個的電腦顯示屏,借助這些屏幕,易瑞國際向觀眾展示了工業互聯網的一個重要環節——數字化智慧供應鏈服務平臺的運營模式。觀眾在屏幕前動動鼠標,敲敲鍵盤,就找到了在淘寶網上“海淘”的感覺,只不過在這里你搜到的不是化妝品、箱包和服裝,而是油氣田常用的備品配件、耗材和通用工具等。
易瑞國際副總裁苗夕華表示:“ 全球油氣行業的備品配件每年的市場規模高達數千億元。隨著數字時代的來臨,工業互聯網將會給這個大市場帶來顛覆性的變革,重塑油氣行業的供應鏈。為了順應這一發展趨勢,易瑞國際用了3年時間開發成功了中國*油氣能源垂直領域的工業品跨境產業互聯網平臺,借助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向用戶提供產品、技術、平臺、供應鏈金融、倉儲物流、數字營銷等全方位的服務。”
苗夕華提供了一組數據:截至目前,易瑞國際已覆蓋全球80%油氣生產國營銷服務網絡,擁有南美、北美、亞太、中東、泛俄、歐洲、非洲以及中國等8大市場區域;在全球50多個國家或地區開展業務,與全球2000多家知名供應商合作,為全球2700多家會員客戶提供服務;已建立6個海外倉,13個海外服務站,在10多個國家實現倉配一體;在13個國家實現本幣結算業務。
據易瑞國際市場總監武艷介紹,短短的三天展會,他們就接待國內外客戶1000多人次,現場新增線上注冊用戶數達300多個,觀眾對于油氣領域“海淘”的興趣可見一斑。
工業互聯網帶來新價值
對于什么是工業互聯網?石化行業如何利用工業互聯網創造新價值?北京寄云鼎城科技有限公司總裁時培昕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油氣新動能”的演講中給出了清晰的答案。
時培昕介紹說:“工業互聯網是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術與工業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興業態和應用模式,它基于實時物聯網和工業生產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實現對資產工作狀態的分析、診斷和預測,實現性能的提升,進而提高生產的穩定性、降低生產異常概率、提高運營效率,進而提升企業的經營能力。”
各項新型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工業互聯網在石化行業的應用鋪平了道路。時培昕介紹,隨著物聯網技術的逐步成熟,工程作業現場、生產井現場實現高效、就地、實時監控優化處理以及物與物、物與平臺、物與人隨時互聯交互成為可能;而云計算、微服務、數據湖等技術的成熟,為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創造了條件,這個平臺可以針對不同工程場景,實現全員參與快速迭代開發,隨時隨地按需提供服務;工業大數據分析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可以實時處理、分析、優化海量且具有復雜關聯的動靜態工程數據的工具,為油氣行業設備運行、工程技術作業、井生產等場景提供全生命周期、全流程、全系統高效實時動態管理,并通過DaaS(數據即服務)實現跨專業的共享和安全訪問;而人工智能技術在工程分析上的應用,可實現知識經驗的準確沉淀和優化,還能對設備運行狀態、工程技術作業過程、油氣生產關鍵性能等指標進行預測,讓油氣田實現正真的智能化。
“油氣行業將是工業互聯網*大的受益者,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云計算等互聯網技術在工業應用上提高1%效能,對于油氣行業而言就是萬億級的價值提升。對于我國的油氣和石化行業而言,數據價值的挖掘才剛剛開始。”時培昕表示。
而早在2014年,康菲公司就將Eagle Ford項目上的業務數據存儲庫擴展為大數據項目,合并了所有的功能數據,這給康菲帶來的效益顯而易見:鉆井天數降低50%,鉆頭使用率提高80%,每口井天然氣收率提高20%,項目運營效率總體提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