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在福州舉行的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工業互聯網分論壇上,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余曉暉代表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發布《工業互聯網平臺白皮書(2019)》,旨在促進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成熟。業內*表示,對于流程型行業而言,工業互聯網平臺能夠助力企業提升綜合管控能力,有效解決制約行業發展的關鍵問題,推動生產向網絡化、智能化階段邁進,提升企業效益。
據介紹,白皮書的發布旨在從應用、技術、產業和商業等方面研究和分析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發展脈絡和最新狀況,并對未來發展方向有所預見,為業界廠商、政府機構和投資者等提供有益參考,共同促進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成熟。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巡視員李穎認為,平臺是工業互聯網的核心。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正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要加強政策保障,完善平臺發展環境;開展平臺遴選,培育標桿解決方案;強化跟蹤管理,做好平臺評價服務。
“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尚處于發展初期,其對技術資源、服務資源、產業鏈集聚協同的作用還沒有充分體現,要進一步提升平臺能力和質量,以及平臺的商業價值,加快平臺應用。”余曉暉說。
談到未來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發展時,余曉暉強調,要構建屬于自己的“平臺經濟”;工業App創新能力與應用交付能力將是平臺價值實現的關鍵,具有工業沉淀的企業短期優勢更為明顯;生態建設將成為下一階段平臺產業發展的主線;平臺應用短期仍將以設備側與工廠側為主,長期看消費側將逐漸發力,并*終實現匯聚打通;平臺治理將成為政府和企業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數據確權、數據流轉與平臺安全是關鍵。
日前發布的《全球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發展白皮書(2018-2019)摘要版》顯示,目前全球工業互聯網平臺總體市場高速增長。2017年全球工業互聯網平臺市場規模為25.7億美元,2018年初步估算將達到32.7億美元,預計2023年將增長至138.2億美元,預期年均復合增長率達33.4%.國家工業信息化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系統所主任周劍表示,從全球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現狀來看,目前應用領域主要是設備及產品管理、業務和運營優化,包括設備狀態監測、故障診斷、預測性維護、遠程運維、生產制造優化、設計優化等,主要分布在機械、能源、石化、輕工等行業。
工信部信軟司副司長王建偉認為,對于流程型制造行業而言,工業互聯網平臺能夠幫助企業提升綜合管控能力,有效解決制約行業發展的關鍵問題,推動生產向網絡化、智能化階段邁進。基于平臺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手段,為工藝優化和質量管理等提供更精細化的解決方案,提升企業效益。
目前,我國一些石油和化工企業已經在互聯網平臺應用上嘗到甜頭,效果顯著。
據陜西煤業化工集團信息中心負責人介紹,陜煤集團憑借“互聯網+創新”打造西部煤化創新眾籌平臺,以“互聯網+大物流”構建西部大物流平臺,以“互聯網+工業品電商”建設西部工業品電商平臺,做西部工業的“阿里巴巴”,以“互聯網+金融”整合支付、P2P、眾籌業務線。陜煤集團還制訂了全面實現“生產智能化、運營精細化、管理標準化、決策科學化”四化合一的“智慧陜煤”目標,驅動決策由經驗型向科學型轉變,管理方式由粗放式向精細化轉變,生產由數字化向智能化轉變。
杰瑞集團在開發工業互聯網平臺方面,將分散在世界各地的
裝備運行數據通過超遠距離的數據采集、傳輸,匯集到總部的“智慧大腦”,進行建模分析,進而實現了遠程的控制、預警、維護,并為客戶提供遠程的*支持服務。
北京兩化融合服務聯盟副理事長及智慧供應鏈專委會會長、沃庫工業網總裁賀三龍強調:“對于化工行業而言,不同化工企業的產線規模、設備、工藝、原料與產品千差萬別。工業互聯網平臺只有緊緊圍繞化工生產經營的特點設計構架、整合資源,才能適應行業的需求。依托設備狀態檢修實現設備協同和安全生產,以工藝優化來提升產品轉化效率和降低能耗,從供應鏈、采銷協同、物流實現精益管理、優化資源配置、供需匹配等方面出發,找到工業互聯網的落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