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制藥行業中,綠色生產、連續流生產、智能制造等詞成為行業的熱點,這也給制藥相關的制藥
裝備行業帶來升級的動力,使得制藥
裝備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具體來看有三個發展方向。
綠色生產
當前,在環保高壓下,藥企綠色生產成大勢所趨。而制藥裝備則是大部分藥企走綠色化道路的突破口。
有藥企表示,隨著各方對污染治理的高度重視,行業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未來企業要采取系列措施,引進、升級環保的制藥裝備,“這樣雖然會帶來成本的上漲,但是加快制藥裝備的綠色升級是保持企業長遠發展的大計。”
目前,已經很多藥企通過制藥裝備和工藝的改造升級,減少污染排放。例如,藥品在生產過程中,產生藥味是難免的,但利用升級改造后的全封閉制藥裝備進行生產,就能夠減少車間中的味道,減少氣體的排放,并對揮發性氣體進行回收,從而達到綠色、環保的標準。
近年來,隨著國內節能減排、綠色生產的呼聲高漲,并且在國家大力支持工業節能降耗、降本增效、綠色發展的背景下,制藥裝備企業產品升級的步伐不斷加快。
連續流生產
在制藥行業中,連續流生產能夠大大提高生產效率,減少人工成本。*表示,將連續化生產方式運用于制藥行業具備較高的可靠性和效率,縮短生產周期。
近年來,隨著制藥行業不斷發展,競爭愈加激烈,企業對于連續流生產線、生產設備的需求持續擴大。制藥行業連續化生產給制藥設備帶來產業的結構調整,使得企業擁有更多的機遇。
以片劑生產為例,與傳統方式生產片劑相比,連續化生產只需要通過制藥裝備和控制系統設計,就能夠使得每一單元之間的產品可持續流動,并被實時監測,整個工藝的微調基于在線檢測結果和評估,實際生產用時等于幾分鐘到幾小時不等。
業內表示,雖然制藥裝備連續化生產能夠藥企帶來諸多便利與效益,但并不是所有的活性成分和輔料都適合采用這種方式,很多問題例如加工和控制技術等方面還亟待破解。
“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是
制造業乃至制藥工業近年來高度重視并緊抓的趨勢,目前德國有工業4.0,并且走在智能制造的前頭,我國也有推出“中國制造2025”規劃,可以說,國內已經意識并且逐步認識到智能制造的重要意義——實現智能控制,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但就國內情況來看,我國制藥工業還處于認知、探索的初級階段。業內表示,工業4.0的真正核心在于數據的分析、數據的利用,以及數據預測好了以后怎么反饋給生產系統。因此,對于制藥裝備產業而言,助力制藥工業智能制造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政策方面的支持、人才的運用、投入大量的資金和精力,甚至多方的合作才能推進。
目前,已經有很多制藥裝備企業在這方面有所布局。例如,楚天與西門子合作,雙方在制藥行業數字化工廠和智能制造領域建立長期合作伙伴關系,為制藥工廠提供全面數字化解決方案,提升行業智能制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