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石化行業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作者: 2019年06月03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湖南石化行業現已擁有鋰系聚合物、創制農藥新品種、煉油催化劑、高鐵用化工新材料等一批自主創新的科技成果,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 新中國成立之初,湖南省石化行業基本上是一張白紙。上個世紀60年代陸續興辦起
湖南石化行業現已擁有鋰系聚合物、創制農藥新品種、煉油催化劑、高鐵用化工新材料等一批自主創新的科技成果,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
新中國成立之初,湖南省石化行業基本上是一張白紙。上個世紀60年代陸續興辦起來的一些石化企業,成為湖南石化行業發展的雛形。
改革開放后,特別是“十一五”期間,湖南石化行業進入了大發展時期。2005年,湖南石化行業工業總產值為626億元,2007年首次突破千億元,成為湖南省繼機械行業過千億元的第二個工業行業。湖南省石化產品的產量也全面提高。2009年與“十五”末期相比,湖南三大合成材料產量105萬噸,增長135%;硫酸產量225萬噸,增長22%;燒堿產量71萬噸,增長110%;農用化肥產量317萬噸,增長23%;化學農藥產量18萬噸,增長103%;焦炭產量543萬噸,增長36%。
截至2009年底,湖南石化產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672家,總資產700億元,從業人員17萬余人,與“十五”末相比,年均遞增分別達到30.3%、19.8%、13.1%,基本形成了擁有岳陽石油化工產業集群、長沙(湘潭)精細化工產業集群、衡陽鹽化工產業集群、株洲(婁底和懷化)基礎化工產業集群的四大產業集群。
“十二五”期間,湖南石化行業繼續呈現較快發展。2015年,全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461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608億元,實現利潤76億元,資產總規模1252億元。
“十三五”以來,湖南石化行業進入穩步發展階段,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2018年,湖南省石油化工行業全年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467.1億元,工業增加值691.5億元,實現利潤123.8億元,石化行業整體發展態勢穩中有進。
目前,石化行業已成為湖南省十大優勢產業之一,門類齊全,布局較為合理,擁有石油煉制、石油化工、三大合成材料、化學肥料、化學農藥、有機化工原料、酸堿、無機鹽、涂料和顏料、氟化工、鹽化工、橡膠制品、化工機械等行業。
近年來,湖南石化行業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鋰系聚合物、創制農藥新品種、煉油催化劑、高鐵用化工新材料等一批自主創新成果,技術達到國際*;己內酰胺、環氧樹脂、醋酸仲丁酯、白炭黑、鋁鹽、橡膠機械等重點產品和原油加工技術居國內*水平。
湖南在化工園區建設方面也取得了重大進展。岳陽綠色化工產業園開發面積15.9平方千米,引進各類化工配套石化企業208家,重點引進了中石化催化劑云溪新基地、東方雨虹等一大批重點項目落戶園區。到2020年,岳陽綠色化工產業園總產值將達到2000億元,稅收突破200億元,將躋身*化工園區行列,成為國內*大煉化催化劑生產基地、國內*強的非乙烯化工新材料及特種化學品生產基地。
衡陽松木經開區鹽鹵資源儲量豐富,轄區內已探明的巖鹽資源儲量達140億噸,芒硝可利用資源儲量達4.4億噸,是長江以南*大的巖鹽、芒硝資源基地。園區以豐富的資源為依托,以化學工業為主體,重點發展鹽鹵化工及精細化工產業,同時積極發展冶煉、醫藥、輕紡等相關行業,現為國家重點鹽化工及精細化工產業基地、*新能源產業示范園區、*循環經濟產業示范區、湖南省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試驗區。
另外,臨湘濱江工業園、望城經開區銅官循環經濟工業基地、郴州氟化工產業園、洪江工業集中區等主要化工園區和瀏陽生物醫藥工業園、 常德德山經開區等化工關聯園區也發展迅速,初具規模。
湖南石化行業不僅在做加法,還在做減法。為保護湘江母親河,湖南全面啟動湘江流域化工企業產業轉移和升級改造。株洲清水塘化工企業全面停產,啟動搬遷升級改造,湘潭竹埠港28家涉化企業停產或搬遷,湘江涂料也由長沙市區搬遷至望城經開區。同時,湖南還在加快落后產能的淘汰工作,淘汰了一批能耗較高的小型合成氨企業,生產企業由2010年前的50余家減至20余家,產能由220萬噸減至150萬噸。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