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9年度廣東省測量控制與儀器儀表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已經結束,經過各專業評審組初評和評審委員會終評,共評出擬獎勵項目48項。其中,一等獎10項,二等獎16項,三等獎22項。為提高廣東省測量控制與儀器儀表科學技術獎的評審質量,貫徹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接受社會和行業的監督,現將建議獎勵項目向社會公布。
廣東省測量控制與儀器儀表科學技術獎是作為工程技術人員水平評價、申報職稱評定的參考業績,也是申報高新企業認定和復審的專項業績之一,自2019年開始申報并評審,每年一次,對獲得廣東省測量控制與儀器儀表科學技術獎一、二等獎的項目,將擇優推薦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技術獎、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等。科學技術獎獎勵范圍包括:測量控制與儀器儀表領域的科學技術發明項目、科學技術進步項目、軟科學和標準項目等。
廣東省測量控制與儀器儀表科學技術獎的具體要求包括科技成果為國內首創,擁有自主
知識產權,或者雖然國內已有,但其相關創造性技術內容尚未在國內公開發表,也未曾公開使用;或為促進我省測量控制與儀器儀表領域科學技術進步與發展,提高我省測量控制與儀器儀表領域科研、產品和生產力水平而進行的研究、開發、設計和試驗所產生的具有創造性和實用價值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等方面重大科技成果項目,擁有自主
知識產權;或為推動決策科學化和管理現代化,促進科學技術、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發揮重要的作用,社會效益顯著。
技術成熟,經一年以上實踐,具有顯著的實用性;或者技術上有重要創新,解決了我省或國內行業發展中的關鍵技術問題,對推動我省測量控制與儀器儀表領域科技進步有顯著作用;軟科學研究項目必需完成后發表一年以上,其研究成果被有關雜志、文章、論文、書籍引用且被有關部門采納、使用,并產生較好的效益。
具有明顯的技術進步作用,與已有同類技術相比,技術經濟綜合指標優于同類技術;或者項目經一年以上應用,具有較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標準項目必須是國家、行業或省市地方、團體標準的主要起草單位,且正式頒布實施一年以上,并產生較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上述科技成果應是近三年內已經通過國家、省市科技部門或省級及以上學科和行業組織的鑒定、驗收或技術評估等形式認定的項目。
(資料來源:廣東省計量測試學會、 廣東省測量控制技術與
裝備應用促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