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官網公布了《南京市打造人工智能產業地標行動計劃》,通過一攬子行動計劃,目標是到2025年,全市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5000億元,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成為全省第一、全國前三、全球有影響力的產業地標。紫金山記者還注意到,南京要打造紫東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和產業集聚帶。
1
南京打造紫東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和產業集聚帶
未來,南京將重點在哪些片區布局人工智能產業?行動計劃明確,南京將構建“一帶*、兩極支撐”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格局。
“一帶*”:是以G42、G25公路南京段為軸,以棲霞區中國(南京)智谷、麒麟科創園(高新區)、雨花臺高新區(軟件谷)為主要節點,打造紫東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和產業集聚帶。其中,棲霞區中國(南京)智谷重點發展智能芯片、智能傳感器、視頻識別、智能網聯汽車等產業領域,加快打造*人工智能產業園。麒麟科創園(高新區)重點發展人工智能芯片、智能機器人、智能傳感器等產業領域,建設有國際影響力的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策源地和產業化基地。雨花臺高新區(軟件谷)重點發展人工智能軟件、智能芯片設計、智能家居、醫療影像、人工智能服務等產業領域,打造國內*的人工智能產業園。
“兩極支撐”:江北新區發揮集成電路產業基礎優勢,重點推動人工智能傳感器、人工智能芯片研發和產業化發展,建設中國“芯片之城”和人工智能應用示范區。江心洲生態科技島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集研發設計、創新應用、新型智慧城市為一體的人工智能示范島,爭創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同時,積極構建長三角人工智能創新共同體,共同打造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和場景應用示范區。
2
看病、出行、購物會越來越智能
人工智能會在哪些領域*快得到應用和普及?行動計劃提出,南京要推動人工智能融合應用,在制造、健康醫療、金融商貿、交通物流、教育旅游、智慧城市等方面*示范。
比如,未來我們看病會越來越智能和方便。南京要開展智能健康醫療示范,鼓勵發展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遠程會診、遠程影像、遠程檢驗、遠程心電等新型智慧醫療服務。
比如,未來走進銀行就有智能機器人為你服務,街頭的無人店會越來越多。南京要開展智能金融商貿示范,支持龍頭骨干企業布局無人店、智慧門店等新零售網點,推動人臉識別、智能支付等人工智能技術在購物、餐飲等領域的應用。
比如,未來你想避開堵車點,也會更便捷。南京開展智能交通物流示范,推動研發復雜場景下的多維交通信息綜合大數據人工智能應用平臺,建設覆蓋地面、軌道、低空和水上的智能交通監控、管理和服務系統,實現智能化交通疏導和綜合運行協調指揮。推動人工智能在空中交通管理中的應用,支持研發智能空中交通管理系統。
3
南京定下人工智能產業長遠目標
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南京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和競爭力處于國內第一方陣,成為全國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的先導區和應用示范先行區。
培育人工智能核心領域的領軍型企業30家,集聚人工智能研發及應用企業300家,全市人工智能軟件、產品和服務等核心產業規模突破1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1000億元。
到2025年,人工智能在經濟社會主要領域得到深度融合和應用,全市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5000億元,人工智能競爭力處于國內*水平,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成為全省第一、全國前三、全球有影響力的產業地標,成為全國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的*區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應用示范城市。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