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大力推進化工新材料行業發展,廣大新材料企業技術創新的積極性受到激發,在技術水平、創新能力、產業規模等方面發生了一系列深刻變化。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該行業仍有一些核心技術受制于人,不少高端產品依舊供給不足。對此,在日前于山東濟寧召開的2019年中國化工新材料產業發展戰略研討會上,與會*表示,化工新材料行業要通過攻克一批補短板技術、搶占一批制高點技術,邁過技術坎兒。
核心技術受制于人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指出,我國化工新材料行業攻堅克難,實現了快速發展,但發展過程中還存在很多短板和不足,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市場主體小而分散。與國際*的化工新材料企業相比,我國化工新材料企業創新能力弱,生產技術和設備大多依靠引進,普遍存在技術更新慢、科技研發投入不足等問題。
同時,不少高端產品供給仍嚴重不足,茂金屬聚丙烯、聚醚醚腈、發動機進氣歧管用特種改性尼龍、可溶性聚四氟乙烯、聚酰胺型熱塑性彈性體、PVF太陽能背板膜等部分產品仍未實現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尤其在電子化學品領域,高純磷烷特氣、CMP拋光墊材料等電子信息領域所需的關鍵材料還完全依賴進口。不僅如此,還有不少化工新材料產品雖已國產化但產品質量與進口產品差距仍然較大,只能滿足中低端需求。另外,有些化工新材料的生產裝置運行情況不理想,產品不能穩定供應。
石化聯合會科技部副處長王翊民也提到,目前化工新材料仍然是我國石化行業中為數不多的因技術問題無法滿足國內需求的行業之一。“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化工新材料領域產業化核心技術水平落后10~15年,造成了我國化工新材料企業規模小、研發能力弱、產品品種少。工程轉化能力薄弱也制約了科技成果產業化,導致應用技術研究落后、產品開發缺乏主動性?!蓖躐疵裾f。
面向需求補齊短板
“化工新材料行業要面向國家和行業重大需求,首先攻克一批補短板技術?!崩顗凵鷱娬{,結合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等重大戰略需求,化工新材料行業要集中力量補齊短板,攻克一批“卡脖子”技術,如α-烯烴及聚烯烴彈性體、茂金屬聚乙烯和聚丙烯等高端聚烯烴材料生產技術,纖維用大絲束腈綸長絲等新型(特種)合成纖維以及子午胎用高極性與高氣密性溴化丁基橡膠等新型(特種)合成橡膠等。
王翊民針對一些具體品種做了介紹,比如高端聚烯烴方面的熱點——茂金屬聚丙烯(mPP)。目前中國mPP生產尚處于空白,高端應用領域所需產品全部依靠進口,國內正在引進世界主流的先進聚丙烯工藝。“不過,這些工藝在反應過程中采用的還是傳統Z-N催化劑,在茂金屬催化劑參與反應方面,我國尚處于實驗室研究階段,有待繼續突破。”王翊民說。
他還指出,在合成纖維方面,要重點突破國產通用級碳纖維聚合、紡絲、碳化工業生產穩定性技術,實現關鍵設備自主開發和生產全自動控制;解決國產對位芳綸高純對苯二甲酰氯原料制備技術,聚合過程中溶劑回收及脫鹽技術以及雙螺杄聚合新工藝;開發T800以上高強以及M系列高模碳纖維、雜環芳綸(拉伸強度大于4.5GPa)制備技術及高強高模聚酰亞胺纖維工業化技術(拉伸強度大于3.8GPa)。
在合成橡膠方面,行業要開發新型生物基橡膠技術,如綠色、高效和低成本的蒲公英橡膠提取工藝技術和裝備、蒲公英橡膠加工應用技術,以及杜仲膠高效低成本提取技術,杜仲膠高質化利用技術等。
緊跟前沿搶占高點
在攻克短板技術的同時,行業還要緊跟國際前沿,搶占一批制高點技術。李壽生指出,化工新材料行業要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的核心技術。行業要加大研發投入和科技成果轉化力度,加強理論研究和基礎研究,大力發展聚砜、聚苯砜、聚醚醚酮、液晶聚合物等高性能工程塑料,以及電子特氣、電子級濕化學品、光刻膠、電子紙等高端電子化學品,加強石墨烯材料和3D打印材料的研發和應用研究等。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院長鄭寶山表示,在電子化學品方面,要努力搶占技術高點,發展集成電路、平板顯示器、新能源電池、印制電路板這四個領域的產品,加快品種更替和質量升級,滿足電子產品更新換代的需求。特別是要重點發展為集成電路配套的PPB級和PPT級高純試劑、5N級及以上級別的電子氣體、DUV和EUV級光刻膠,為平板顯示器配套的TFT液晶材料、OLED發光材料、TFT-LCD用偏光片及原材料TAC膜和PVA膜等光學膜材料。
此外,為新一代動力鋰電池配套的高性能電子化學品也要實現規?;a,如高比能量高電壓正極材料,高容量硅基負極材料,摻雜涂覆及新型鋰電隔膜,高電壓、寬溫型、阻燃、長循環型電解液等。
化學所開發新型聚乙二醇基水凝膠
近日,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吳德成研究員課題組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骨科主任唐佩福課題組合作開發了一種基于琥珀酰酯結構的四臂聚乙二醇醫用密封劑(SS),可用于解決骨科或介入術后口服抗凝劑患者的止血問題。
該水凝膠具有快速成膠、強組織粘附性和高機械強度,優于目前已報道的聚乙二醇類水凝膠和纖維蛋白膠。更重要的是,與傳統的基于戊二酰酯的四臂聚乙二醇凝膠(SG)相比,該SS密封劑能夠快速降解。皮下和肌肉埋植實驗證明了SS具有優異的生物相容性,不會引起長期的異物反應。這種新型的SS密封劑由于其優異的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相比于傳統的SG凝膠和紗布,能夠更快地促進傷口的愈合而不引起副反應。
新型聚乙二醇基水凝膠具有優異的止血性能以及安全性,可用于纖維蛋白膠無法止血的抗凝出血,有望作為創傷性體內止血的簡便、有效且安全的密封劑。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