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陜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2019年上半年全省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上半年全省經濟增速較一季度有所回落,但全省經濟仍然保持在平穩運行區間。全省實現生產總值11625.57億元,同比增長5.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53.19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5579.35億元,增長4.2%;第三產業5493.03億元,增長6.8%。
據悉,在上半年,陜西省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6.8%,較一季度加快0.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3%,加快0.5個百分點。
從主要行業看,規上能源工業增加值由負轉正,同比增長1.2%,較一季度加快2.6個百分點。其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6.7%,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6.0%,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下降5.6%,石油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增長10.1%。非能源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回落1.7個百分點。其中,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21.2%,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20.4%,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18.2%,儀器儀表制造業增長17.6%,汽車制造業增長4.3%。
從產品產量看,上半年,陜西省天然原油產量同比增長1.3%,天然氣增長11.2%,原油加工量增長4.9%,鋼材增長22.8%,發電量增長4.2%,原煤下降8.2%,汽車下降17.4%。
從企業效益看,企業經濟效益穩步回升。1-5月,陜西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854.2億元,同比下降9.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0個百分點;虧損企業1177戶,下降4.2%;虧損面17.8%,收窄4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70.7億元,下降19.8%。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79.71元,比一季度減少0.59元;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費用8.09元,減少0.23元。
陜西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張燁表示,整體來看,我省工業回升的基礎尚不牢固,工業增長仍處于較低水平,下行壓力比較大。具體有四個原因:
一是能源工業低速增長。今年以來,全省規上能源工業增加值持續處于下降態勢,連續5個月負增長,6月份轉正,上半年增長1.2%,是比較低速的增長。
二是非能源工業持續回落。上半年,全省規上非能源工業增加值增速從一季度7%回落至增長5.3%。
三是停產、半停產及減產企業占比仍然較高。6月,全省規上工業停產、半停產及減產企業合計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的24.3%。
四是與工業運行相關的先行指標走低。我省PMI6月份為49.7%,較上月回落1.5個百分點,PMI回落到50%的臨界值以下;工業用電量由正轉負,6月全省工業用電量由5月的增長0.4%轉為下降3.9%。
據介紹,陜西省上半年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3%,較一季度加快0.5個百分點,工業增長出現了回升,但是還是低于全國2.7個百分點。進入二季度,工業下行壓力加大,陜西省委省政府及時出臺了“一保一擴三補”和工業穩增長促投資等政策措施。工業運行中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6月當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3%,已達到2018年月度平均水平,回升勢頭較快,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保持較快增長,均高于規上工業增速。下半年,隨著各項經濟穩增長政策效應顯現,工業優質產能逐步釋放,企業陸續復產復工,預計后期工業增長將呈現穩中有升的態勢。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