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態環境部公布了2018年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重點任務實施情況,展示了我國2018年水污染行動取得的突出成果,對于環境監測行業來說,無疑是給這個盛夏里吹來了陣陣涼風。
水環境保護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但是我國一些地區水環境質量差、水生態受損重、環境隱患多等問題十分突出,影響和損害群眾健康,不利于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為切實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國家水安全,我國制定了《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目標
為此,每隔一段時間,生態環境部都會公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的考核結果,對上一段的工作進行總結。
從整體上來看,我國水污染防治行動已經取得了突出的成果。2018年,我國在全面控制水污染物排放、保障水生態環境安全、聯動協作推進流域治污等方面已經取得了突出進展。
截止到2018年底,全國97.4%的省級及以上工業集聚區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并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滲改造已完成78%。通過這些監測儀器的使用,可以詳細了解目前我國水環境的狀況,減少偷排污水現象的發生。
在流域管理方面,11個沿海省份編制實施省級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開啟水污染防控工作,推進海洋垃圾(微塑料)污染防治。
從具體數據來看,2018年全國水質穩步改善。但是,水污染防治形勢依然嚴峻,在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氮磷等營養物質控制、流域水生態保護等方面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需要加快推動解決。
2019年作為計劃目標的重要一年,還需要多方面做好準備。首先,要在水污染的源頭上下手,全面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著力節約保護水資源,減少有毒無害污水的排放。為此,我國還在逐步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補償制度,盡可能的減少污水的排放。
除了在源頭上加以監測之外,流域管理也是水污染防治行動的重點內容。以長江流域水環境為例,我國在長江流域開展了長江流域水環境質量監測預警,加快長江經濟帶省、市、縣三級行政區域跨界責任斷面水質監測網絡的建設,增設了780個跨界斷面,新建或改造668個水質自動監測站和質控應急監測平臺,積極推動長江干流入河排污口監測,正在通過多種監測方式推動長江流域水質量的改善。對于其他流域來說,也需要進一步加強。
水污染防治行動作為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事,目標的順利完成將推動我國成功打贏碧水保衛戰。水質監測儀器儀表作為水污染防治行動的重要“先行官”,也將在此次行動中發揮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編輯點評:面對我國情勢依舊嚴峻的水污染問題,我國的環境保護、環境監測工作繼續深入,水質監測范圍擴大,監測儀器作為開展環境監測活動的重要工具將在這一過程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原標題:水污染防治行動形勢一片大好 下一步監測儀器重點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