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從南通市生態環境局獲悉,在日前召開的全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培訓會上明確,南通將組織開展六大專項行動,努力讓“南通藍”成為新常態。
近年來,南通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處于全省前列。不過,今年以來,空氣質量狀況出現了波動,1-7月,南通PM2.5濃度為39.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優良天數比率為75.0%,同比下降4.2個百分點。兩項指標均未達省考核要求,其中優良天數比例與80%的年度目標差距較大。從各地區來看, PM2.5濃度方面,如皋市、崇川區、市開發區未達到考核要求,其中如皋市同比上升4.1%,不降反升。如皋市、海安市連續三個月在全省54個縣(市)中單月PM2.5濃度排名位于后10名。優良天數比例方面,僅港閘區、通州灣、如東縣、啟東市達標,其中僅港閘區實現了優良天數同比增加外,其余地區均“不升反降”。
南通市生態環境局大氣處負責人戴威威介紹,根據部署,今年8-9月份,南通市將聚力夏季臭氧污染防治攻堅,突出加強VOCs管控和治理,力爭扭轉優良天數比率“不升反降”的不利局面;10-12月份,重點開展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突出加強PM2.5控制,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確保年度PM2.5和優良天數比率“雙達標”。
為此,全市將開展六大行動,主要包括:在全市化工、制藥、包裝印刷等行業開展揮發性有機物專項執法行動;以重點區域、重點行業VOCs污染控制為著力點,實施VOCs強制減排;委托第三方專業技術團隊,運用VOCs走航、顆粒物激光雷達掃描等科技手段,以市區為主戰場進行定期巡檢,系統排查存在問題;運用藍天保衛督導成果,抓好有關問題整改,深入開展“江河碧空”藍天保衛四號行動;加快推進年度重點行業大氣治理項目;開展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等,進一步實現污染物排放量大幅降低,促進空氣質量持續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