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能源化工“金三角”產業協同發展大型主題調研鄂爾多斯閉門會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召開。
閉門會上,鄂爾多斯地區調研報告初稿發布,征求各方意見。報告具體闡述了該地區能源化工產業的成就、存在的問題以及對若干重大問題的思考和建議,首次提出了“產城平衡模型”。*及企業代表圍繞如何推動鄂爾多斯及“金三角”能源化工產業優化整體規劃布局和高質量發展進行了討論,指出要將煤化工放到國家全局戰略的角度進行布局發展,走綠色、低碳、高端、差異化路線。
調研報告指出,鄂爾多斯因煤而富、因化而興,依托當地豐富的天然氣、電石、純堿等資源,延伸發展了天然氣化工、氯堿化工、焦化、純堿化工等特色化工產業,現已形成多條初具規模的產業鏈;培育出了一大批卓越的能源化工企業,已經崛起了一大批全行業的“單項*”和“全能*”,為鄂爾多斯建設世界*能源化工基地打下了基礎。但是,鄂爾多斯能源化工類園區幾乎都依托鎮子而建,呈現出散而亂的現狀,凸顯出產業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布局的主要矛盾,難以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同時也制約著人才、資本、物流三大要素的布局,給產業競爭和招商引資帶來了阻力。針對上述問題,調研報告指出,鄂爾多斯能源化工產業正確的發展思路應該是龍頭*、滾動開發,按節奏、分步驟推進,即因地制宜的協同謀劃和發展好現代煤基能源化工產業。
調研報告還首次提出了“產城平衡模型”。該模型適用于化工園區的選址和規模上限測定,也適用于對一個區域內既有的化工園區做潛力測評,將其引至鄂爾多斯能源化工產業的評價之上,明確龍頭在哪里,找突破口*發展。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