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市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為主等單位承擔的《便攜式火焰離子化氣體分析儀校準規范》的制定工作,目前,該項新的校準規范征求意見稿等文件已經完成。為了使該項國家計量技術規范能廣泛適用和更具可操作性,特向全國各有關單位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截止時間為2020年10月15日。
揮發性有機物現場檢測(包含便攜式和在線)是污染排放實時動態監控的有效技術手段,為環境管理和環境執法提供依據,對提高環境監測的效率,提升環保監控的現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現行的行業標準和技術規范無法完全支持現階段的污染排放管理需求。其中一點表現為:便攜式揮發性有機物分析儀核心單元為火焰離子化檢測器,但是國內缺乏明確的檢定或校準規程。因此制定便攜式火焰離子化分析儀的校準規范,將對提高揮發性有機物現場監測的管理水平,保證現場檢測(在線監測和便攜式檢測)數據的準確性發揮重要作用。
該項新的計量技術規范的主要內容有范圍、引用文獻、概述、計量特性、校準條件、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結果表達、復校時間間隔等,適用于檢測器為火焰離子化原理,用于總烴或非甲烷總烴檢測的便攜式氣體分析儀(以下簡稱儀器)的校準。
據了解,火焰離子化檢測器,又稱氫焰離子化檢測器,是利用有機物在氫氣--空氣火焰中產生離子化反應而生成許多離子對,在加有一定電壓的兩極間形成離子流。測量離子流的強度就可對該組分進行檢測。需要注意的是,火焰離子化檢測器僅能用于分析含碳有機物,并不適用于分析惰性氣體、空氣及無機氣體等。
便攜式火焰離子化氣體分析儀,主要由采樣單元、檢測單元和數據處理等單元組成,用于污染源或環境中總烴、非甲烷總烴或各種烴類的檢測。由于火焰離子化檢測器對含碳有機物都有響應,如果不對所分析的有機物氣體進行分離,測量得到的結果為總烴,在本規范中稱為A型儀器;如果采用催化氧化原理,將除甲烷以外的其他有機化合物全部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從而得到非甲烷總烴的,稱為B型儀器;如果采用氣相色譜原理將甲烷和其他有機物氣體進行分離檢測的,稱為C型儀器。
儀器的計量特性如下表所示:
儀器校準的環境條件為:環境溫度:(25 溫度)℃;相對濕度:≤85%;大氣壓:(80~106)kPa;供電電壓:AC(220±22)V,(50±1)Hz(可使用直流電源)。應無影響儀器正常工作的電磁場和干擾氣體。校準用計量器具及配套設備有氣體標準物質、秒表、流量控制器、零點氣體、減壓閥和氣路。
標準規定的儀器的校準項目有示值誤差、重復性、響應時間、分析周期、漂移、轉化效率。最后,關于儀器的復校時間間隔,標準指出:由于復校時間間隔的長短是由儀器的使用情況、使用者、儀器本身質量等因素所決定,因此送校單位可根據實際使用情況自主決定復校時間間隔,建議不超過1年。如果對儀器的檢測數據有懷疑或儀器更換主要部件及修理后,應對儀器重新校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