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內窺鏡自動化發展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無線遙控式,從而避免受到傳導線長度、質量等因素的限制,圖像通過無線方式傳送;另外一種是有線式,如采用蛇形機器人等,其主要目的在于探頭在內部不需人為操縱,而是自動尋的,從而減少對操作人員的經驗要求,同時避免儀器的人為損壞。目前,英國、日本和美國的一些相關機構就內窺機器人技術正在進行廣泛的研究,該技術在發動機維護中有著顯而易見的意義。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研究者們將傳統的內窺技術逐步與其結合,開發出許多新型的內窺技術產品,它們通常是由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組成:硬件系統完成內窺圖的采集與觀察功能;軟件系統完成內窺圖像的分析、處理和測量等功能。新型內窺系統都采用視頻成像,清晰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視距加大,內窺探頭更小,操作靈活性提高。更重要的是它們可以進行目標區域的三維測量功能,從而對傳統內窺技術的缺陷進行了改進。工業內窺鏡的技術發展朝向自動化、立體顯示和原位內窺維修方向發展。
工業內窺鏡立體顯示的最大意義在于可以指導無損條件下的維護工作,極大的降低了維修成本。目前立體顯示研究的最新技術是美國開展的真實景深(Real-Depth)技術,它不同于利用偏振光、虛擬頭盔等技術,不需要任何視覺的附屬顯示設備。
工業內窺鏡的原位內窺維修即在不拆開的條件下,如對葉片卷刃的打磨、積炭的清理和發動機內的小碎片的清理等。在民航現場維修特別是軍機快速搶修中,原位內窺維修能極大節約時間和成本,應用價值很高。
深圳市亞泰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任意向高精度三維測量內窺鏡是根據石油化工、工業機械、電子電氣工業、航空航天等直管道內表面的檢測要求而設計、生產的新型高科技產品,它集成了目前尖端內窺鏡所有的功能,包括三維測量、萬向手柄、任意向彎曲、數據采集和存取、亮度調節等。有效地滿足了檢修人員在有限空間和惡劣環境下工作的需求,多功能集于一體使檢修設備成本大為降低,而且還可以將裂紋的深度、面積、長度等參數在一個平臺上進行數據分析,使分析結果更為有效準確,更容易找出故障原因,給技術人員帶來極大的方便。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