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 鋒 葛成龍 安再祥
近日,安徽首個 “5G+源網荷儲”新一代變電站示范工程——淮北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工程在濉溪縣楊柳鎮35千伏譚家變電站開工建設。
為積極探索能源互聯互通、資源高效復用、數據算力服務等創新性實踐,國網安徽電力以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為導向,積極盤活現有變電站資源,將先進的5G通信技術、裝配式建造技術與光儲能源技術深度融合應用,推進和實施淮北源網荷儲示范工程開工建設,助力能源供給清潔低碳、安全可靠、智能高效。
該站由國網淮北供電公司和安徽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建設規模主要包括 “三站一網”,即一個10+20MVA變電站、一個10MW/10MWh磷酸鐵鋰儲能電站、一套一體式全預制集裝箱數據中心站、一套含光伏發電、能量控制的微網系統。建設期間,承建方將秉承綠色建造理念,全站設備實現零建筑標準化設計、設備預制化、建設裝配式。該站還將實現省內首創網側儲能技術,依托儲能電站保障消納,助推雙碳;利用5G配網差動保護的先進技術,保護升級,賦能農網,助力鄉村振興;由于該站融合變電站、儲能電站、數據中心等多個運維對象,通過全息感知、智能研判,實現一體化運維。
淮北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工程將在2022年上半年建成投運,屆時將從僅具備配電功能的變電站,轉變成集 “源—網—荷—儲”多種要素的能源樞紐站。據國網淮北供電公司總經理郝韓兵介紹,該工程投運后,通過源網荷儲系統聯合發揮作用,將極大提升電網智慧化水平,同時也對服務新能源發展、助力 “雙碳”目標實現具有里程碑式意義。后續將通過實施精益化管理,在建設管理上向滬蘇浙等高看齊,在科技創新上力爭形成一批可推廣科技創新成果,探索集策劃、設計、新技術攻關、建設、運營五位一體的 “譚家經驗”,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發展建設貢獻安徽智慧、打造安徽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