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28日,寧209H36A平臺采用精細控壓生產已實現氣井連續5天穩定生產,標志著西南油氣田公司自主研制的籠套式電動節流閥在平臺首次應用取得圓滿成功,工藝實施成本較國外引進降低50%以上,目前平臺瞬時日產氣量50萬立方米左右。
寧209H36A平臺共部署6口井,壓裂改造完成后,采用排采測試流程與固定油嘴相結合的方式開井生產。為實現平臺氣井長期穩定生產,驗證自研工具性能的可靠性,西南油氣田公司組織相關單位結合長寧已投產平臺生產特征、地質論證和產能建設需求等,優選寧209H36A平臺6口井同步開展自主研制的籠套式電動節流閥現場試驗。
為打破國外對精細控壓技術的壟斷,研制出性能指標達到甚至超過國外的同類工具,西南油氣田公司在采氣工藝技術領域強化科技攻關與現場應用的相互融合,本著“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將籠套式電動節流閥自主研發融入“轉觀念、勇擔當、高質量、創一流”主題教育活動中。針對平臺氣井生產特點和場站設計要求,成立生產一線與科研院所相結合的跨單位精細控壓攻關團隊,在充分調研分析進口裝備性能與運行參數的基礎上,從閥門結構與材質、電動執行器選型、控制界面展示與遠程控制、室內實驗等多方面開展各類研討20余場次,確保籠套式電動節流閥的成功研制。在現場實施過程中,嚴格落實場站流程設計標準化、現場安裝規范化,組織長寧公司、工程院、頁研院、CPECC等單位開展深入交流和探討,編制詳細的施工方案和運行預案,確保寧209H36A平臺一次投運成功。
自主研制的籠套式電動節流閥取得成功應用,打破了國外對氣井精細控壓工具的壟斷,大幅降低了工藝實施成本,為西南油氣田公司氣井長期穩定生產提供了堅強的技術保障。下一步,西南油氣田公司將持續加強平臺精細控壓技術深化研究,優化改進籠套式電動節流閥性能參數,為技術的規模推廣奠定堅實基礎,為奪取上產500億新會戰的全面勝利做出更大的采氣工藝新貢獻。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