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老油城玉門“活了”!如今她的名字叫中國新能源之都

作者: 2022年02月14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文|江南玉門,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憑借發現新中國第一口油井和培育了數代石油人才而彪炳史冊。但隨著資源的枯竭,玉門已經鮮少以“石油城”的名字出現在人們面前,取而代之的是“空城”、&ldqu

文 | 江南

玉門,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

憑借發現新中國第一口油井和培育了數代石油人才而彪炳史冊。

但隨著資源的枯竭,玉門已經鮮少以“石油城”的名字出現在人們面前,取而代之的是“空城”、“鬼城”、“廢城”。

玉門真的就此沒落了嗎?

當然沒有!

日前,在湖南召開的2021中國新能源產業經濟發展年會上,玉門市被授予“中國新能源之都”的稱號。

跨越數十年歷史,玉門再一次憑借自然的饋贈和能源人的奮斗,挖掘出了新的寶藏。

01.不該被忘記的玉門

在沒有建設油田之前,玉門還只是一座黃沙漫天的邊陲之地。偏遠的地理加上惡劣的自然環境,讓這里幾乎無人問津。

直到1939年,玉門老君廟建成中國第一口油井,讓中國從此甩掉了“無油國”的帽子。

自此,成千上萬的石油人涌入玉門,開啟了新中國的石油工業建設之路。建成之初,全國90%以上的石油產量都來自這座小城。

山崖底部的洞穴,是最早一批玉門石油人居住的地方,圖片來自網絡

當時,除了打響新中國石油工業建設第一仗外,玉門還擔負著為石油工業輸送人才的歷史重任,先后會戰大慶,南下四川,跑步上長慶,二進柴達木,三戰吐魯番,累計為全國各大油田輸送了二十余萬技術人才。

鐵人王進喜,就是從這里走出去的杰出代表。

玉門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圖片來自網絡

因油而興、因油而建。玉門的命運自此與石油息息相關。

但玉門的油礦并不富饒,在1959年到達140萬噸的巔峰產量后,石油產量逐年下滑。到上世紀90年代末,玉門的石油資源已經逐漸枯竭。

隨之而來的,是企業接連破產、人口大規模流失以及嚴重的經濟蕭條。

21世紀初,玉門油田企業生活基地和市政府駐地接連搬遷。

此后不久,玉門市被國務院正式列入全國第二批資源枯竭城市名單,此時距離玉門建成第一口油井剛好70年。

02.玉門“風光再起”

石油給不了玉門未來,并不意味著玉門沒有未來。

玉門位于祁連山脈和馬鬃山之間的谷底,兩山夾一谷的地形,讓玉門素有“世界風口”之稱。終年的長風吹出了廣袤的戈壁,也吹來了玉門的新生。

玉門的風力資源十分豐富。數據顯示,該市風力資源可開發量達4000萬千瓦以上,占全國可開發總量的七分之一。這無疑給了玉門發展風力發電得天獨厚的條件。

事實上,玉門的覺醒比許多資源枯竭型城市要來的更早。

1996年,也就是油氣資源逐漸枯竭之時,玉門就著手建設甘肅省第一座示范性風力發電場,如今在“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中,被當地人親切稱為“四小天鵝”的四臺丹麥產小型風機,正是當年留下來的杰作。

歷經25年發展,玉門的風機也從最初的300千瓦、600千瓦、750千瓦到如今的3兆瓦,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風機博覽園”。

玉門風電場,圖片來自網絡

風電產業的發展,讓玉門重新“活”了過來。

如今,風機葉片、風機塔筒制造、風輪產品等風電裝置制造逐漸成為玉門市的重要產業。中國海油、中國中車、中核集團等大型企業也紛紛在玉門開展項目。

2020年,玉門風力發電累計達到45.97億千瓦時,成為國內重要的風電產業基地。

除了風電之外,玉門的光照資源也非常豐富,年平均日照時數3300小時,是國家一類太陽能資源區。

基于此,玉門不遺余力地推進光熱發電產業發展,在全國首批光熱發電示范項目獨占4席,項目規模大,技術路線全,在國內光熱發電行業處于領先地位。

玉門光熱項目,圖片來自網絡

其規劃的500萬千瓦玉門花海光熱發電基地,也是全國首個百萬千瓦級光熱發電基地。

此外,玉門的光伏產業也正在積極發展,相應的光電、光伏裝備制造業開展的如火如荼。

在2020年,玉門新能源企業累計發電55.91億千瓦時,新能源制造企業累計實現產值125億元。

收入、企業、人口……曾經因傳統能源衰竭而流失的一切,正在因新能源的繁榮而逐漸回歸。

數據顯示,玉門可用來開發新能源的土地面積達4000平方公里以上,目前已開發利用面積不到規劃面積的10%。

面對充足的發展空間,玉門規劃“十四五”期間新增新能源裝機1600萬千瓦以上,其中風電裝機800萬千瓦以上,光伏裝機700萬千瓦以上,光熱裝機100萬千瓦以上。

未來,借助新能源發展春風,玉門計劃打造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推進百萬千瓦光伏平價基地、百萬千瓦級光熱基地和百萬千瓦調峰電源基地建設等,利用新能源產業將玉門徹底“盤活”。

03.資源型城市正在破除“魔咒”

同玉門一樣通過新能源、新產業探求轉型的,還有很多。事實上,多年來資源型城市一直在努力實現“自我救贖”。

曾經“一油獨大”的大慶,現在已經形成了油氣、石化、高端制造、食品等多產業全面開花的發展格局。如今,占地83萬平方米的沃爾沃汽車大慶工廠,已經成為了這座城市的新名片。

沃爾沃汽車大慶工廠,圖片來自網絡

曾經煤炭產業一枝獨秀的榆林,轉型成為了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的重要陣地。曾經因為煤礦開采而產生的“傷疤”,在連片的太陽板電池板覆蓋下,成為城市發展的新藍海。

“百里煤海”徐州,如今憑借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美景,吸引了眾多游客。

建設、繁榮、衰落、轉型,這似乎是每一座資源型城市都不可避免的發展規律。但隨著越來越多城市開始未雨綢繆,提前破除“資源魔咒”,衰落的過程已經被新生而代替。

當然,資源型城市的發展依舊面臨著不少挑戰。

城市內生造血能力不足、孤島經濟導致的招商困難、人才荒使得發展后勁不足……種種困難擺在面前,等待城市逐一擊破。

值得欣慰的是,無論是絕地求生還是未雨綢繆,資源型城市都正在不斷尋求新的動力。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