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0年初期開始引入企業管理軟件至今,中國企業在30多年的信息化歷程中積累了海量的數據。近年來,數字化轉型的快速推進,使得數據賦能于業務的價值日益顯性,數據資產化也已成為數字經濟時代企業的共識。
但是,數據價值發揮的成果跟企業的期待之間還有著很大的鴻溝。據Qlik與第三方調研機構發起的全球企業調研結果顯示,只有44%的企業認為有足夠的數據支持制定商務決策,只有29%的企業實現了數字化轉型。這個不甚樂觀的調研結果背后,Qlik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劉智宏總結其主要原因,是缺乏主動推進數據商業價值實現的數據素養,或者沒有找到合適的數據價值轉化工具。
當下,數字化新基建與工業互聯網應用的雙重加速,在為中國企業智能轉型加速提供驅動力的同時也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在這個過程中,企業能否充分釋放數據潛能,賦能業務創新及發展,成為其是否能夠抓住機遇的重要前提。
那么,如何解鎖數據利用率低之困、讓數據支撐的智能轉型理想化為現實?
三個關鍵組件:打開企業主動智能之門
“主動智能”主要對應傳統BI需預先計劃、預先配置、預先準備等特性。這使得傳統BI工具在滿足企業業務實時創新需求、對市場作出快速反應,尤其是應對像疫情這樣不可預測的狀況時,已經明顯捉襟見肘。這被稱為被動智能。
在Qlik的定義中,主動智能有三個關鍵環節:第一、數據集成,將不同來源的原始數據整合在一起。第二、數據分析,將企業數據轉化為有洞察力的數據。第三、基于這兩個步驟,借助Qlik提供的數據素養服務,讓企業管理人員和業務人員能夠從整合的數據中找出有業務價值的信息,從而及時做出正確決策。
對應“主動智能”定義,Qlik提供的主動智能平臺,為企業提供端到端的數據集成與分析解決方案,幫助全球企業更快更靈活地開展業務,將原始數據轉化為商業價值。Qlik的主動智能平臺為不同技能的人員都提供了開放的、好奇心驅使的數據探索能力,賦予企業全部員工以發現業務價值的洞察力,從而從整體層面實現真正的成果和變革。
· 打造數據素養,不具有排他性
然而,作為決定企業數字化轉型成功舉足輕重的要素,數據素養在企業的形成和推動并不理想。同樣據Qlik與第三方調研企業提供的調研結果顯示,盡管有超過35%的高管認為培養企業員工的數據素養非常重要,但只有32%的企業高管自身具備一定的數據素養,同時只有24%的企業高管表示有信心推動團隊的數據素養提升。
盡管幫助企業打造數據素養是Qlik的核心優勢之一,但這其中并沒有排他性。劉智宏介紹道,Qlik提供的提升數據素養的方法論,并非是要建立在Qlik的產品之上。數據素養方案的主要功能,是要幫助企業將一些成功的數字化轉型方法論用于自身的實踐,并產生成果。
Qlik主動智能平臺,即端到端的數據集成與分析平臺,縮短了數據、洞察與行動之間的距離,讓數據與分析更加及時、更加智能、更加協作并且更具有行動力。主要包括兩大產品,Qlik Sense 數據分析平臺與 Qlik 數據集成平臺。
Qlik Sense 數據分析平臺基于AI,讓用戶可以理解數據,更高效地使用數據,減少認知偏差,發現更多有價值的洞察,提高數據素養。其先進的分析能力包括:AI生成的分析和見解,自動化創建和數據準備,搜索和自然語言交互,機器學習與預測性分析。
Qlik 關聯引擎是專門為交互式、自由形式的探究和分析而設計的,與簡單查詢和數據庫功能不同,即使合并了很多不同的數據源,也不會丟棄任何數據,或者妨礙分析性能。企業用戶可以輕松利用Qlik的關聯引擎,簡單拖拽就能創建可視化視圖。除此外,用戶還自由研究、分析各種來源的數據,而不會受制于基于查詢的工具,或者依賴專家、等待答案。
2019年,Qlik收購Attunity公司,數據集成能力得到加持。Qlik 數據集成平臺以 DataOps方法論為核心,通過數據流自動化(CDC)、數據攝取、企業級數據目錄編目與發布等,實現企業級數據在多個云環境和數據湖中的實時移動,提供真正實時、分析就緒的數據。除此外,它還能提供基于 AI的預測性分析功能,為整個企業擴展實時洞察力。
Qlik加持 讓SAP系統數據價值得到充分釋放
截至到今年,Qlik連續11年位列Gartner分析和商業智能平臺魔力象限之領導者象限,并且被FastCompany評為社會公益領域十大最具創新性公司。主要產品包括:QlikSense,QlikView, QlikNprinting,Qlik Alerting, Qlik Replicate,Qlik Compose,QlikApplicationAutomation,Qlik AutoML,Qlik Active Intelligence Platform
而其在收集、轉換與分析SAP數據方面也已經擁有超過10年的專業經驗。這兩者之間很難講有必然的關系。但SAP用戶所具有的企業品質高,擁有海量高價值數據,且系統復雜、線上線下數據源種類多,以及業務創新實時性要求高等特性,為Qlik集成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充分發揮提供了豐富的場景。
不過,Qlik基于SAP系統系列解決方案形成的過程也并非一帆風順。由于SAP系統專有數據格式、復雜數據模型等特點,要將其數據納入云端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
近年來,得益于與各大云供應商的深度合作,Qlik端到端平臺的發展及核心能力迅速加強,針對52%的SAP用戶認為數據集成是數據工作最大難題的現狀,Qlik推出了優化利用SAP數據的一系列解決方案,這個方案叫做“Qlik SAP數據和分析現代化加速器”,它主要針對企業快速增長的對現代分析的需求,充分釋放企業海量數據的價值。它主要包括Qlik Order-to-Cash(從訂單到支付)加速器、Qlik財務加速器(Qlik Financials Accelerator),Qlik庫存管理加速器(Qlik Inventory Management),旨在充分提升SAP數據與現代分析的投資回報率(ROI),降低總擁有成本(TCO)。
通過“Qlik SAP數據和分析現代化加速器”,用戶可以對SAP系統數據和其他系統的原始數據,進行“數據提取、復制和數據倉庫自動化”,從而進入Qlik云生態伙伴組成的云上數據倉庫,再通過數據分析方案,最終形成企業可執行的洞察。
另外,得益于Qlik“松耦合”架構的特點,除了對接SAP系統原有功能,對于一些已有的定制化開發,比如稅務系統,也可以實現無縫對接。
讓利為先:打造云時代的伙伴生態
Qlik于1993年,由Bjorn Berg和Staffan Gestrelius在瑞典隆德成立,2016年8月,由私募股權合伙人Thoma Bravo私人持有。現總部位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在全球25個國家設立了辦公室。Qlik的業務遍及100多個國家,為全球38,000多家客戶提供服務。
為了持續優化自身“主動智能”的能力,Qlik近年來針對集成與分析領域進行了頻繁的收購。2017年,Qlik收購Idevio,實現了地理分析功能;2018年,Qlik收購Podium Data,提升數據管理水平,并提供分析就緒的數據;2019年,Qlik收購Attunity,以增強企業數據集成與管理能力;2019年,Qlik收購CrunchData,實現了基于AI的分析對話功能;2020年,Qlik收購RoxAI,實現了QlikSense的預警功能;同年收購了 Knarr,增強了在云端的協作能力,并收購Blendr.io, 實現了應用自動化;2021年,Qlik收購NodeGraph, 實現了數據質量管理;同年收購BigSquid,增強了主動智能的能力。
正是基于在數據集成及分析領域的專注,以及對于優化和創新的堅持。Qlik在行業和市場都贏得了良好的口碑。2021年2月,Qlik連續11年被評為Gartner魔術象限分析與商業智能領域“領導者”。稱Qlik在增強分析、多云環境、功能和可擴展性、客戶體驗與用戶社區活躍度、產品愿景和大數據處理能力等方面具備領先水準;2021年8月,Qlik連續被評為Gartner魔力象限,數據集成工具領域的“挑戰者”,因在實時數據捕獲和復制場景、易用性和強大的技術合作伙伴系統等方面的領導地位而被認可。
2021年3月,在Ventana Research2021年發布的分析和數據值指標排名榜單中,Qlik是典型的模范供應商,總排名第四,并在管理和可用性、客戶體驗、總擁有成本(TCO)/投資回報率(ROI)等方面是強大的領導者;2021年10月,BARC 商業智能和分析調查
BARC 年度商業智能調查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BI軟件用戶調查”。在其 2021年度調中,Qlik Sense榮獲了6個第一名,占據了45個領導者席位,并在包括在大型國際BI供應商的商業價值、項目長度和分析等榜單中排名第一。;2021年,Qlik連續7年榮獲 CRN五星合作伙伴計劃指南獎。
此外,在Qlik的全球布局中,包含了5萬多客戶及1700多位合作伙伴。其中不乏大家耳熟能詳的埃森哲、德勤、微軟、亞馬遜、谷歌等知名企業。這些咨詢或者方案合作伙伴在Qlik推動企業主動智能的過程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在深耕中國市場的這13年間,Qlik也與許多本土企業在渠道、方案或者服務方面進行了深度的合作。同時,Qlik也鼓勵本土的合作伙伴參與一些大型項目,并且給予強有力的支持。
此外,為了使合作伙伴成為幫助企業打造數據素養的“良導體”,Qlik也為伙伴提供了一系列數據素養的課程、咨詢服務以及資料。同時,Qlik在生態建設方面還有一個更大的舉措,即與大學合作的學術計劃。這項計劃已經在多個國家得以推廣。作為Qlik大中華區掌門人,劉智宏也希望這項計劃能盡快在中國推廣,在企業和學校等更大的范圍內,實現數據素養理念在中國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