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遠程通訊中,4G方案市場占有率繼續提高,5G電力專網的研究和應用從未停下。有預計全球蜂窩物聯網市場將在本個十年的剩余時間內從4G過渡到5G。到2028年,5G的出貨量將超過4G,成為全球蜂窩物聯網模組市場的領先技術。
從采集1.0邁向2.0
用電采集系統海量的數字和設備
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目前,已經接入智能電能表5.2億只,智能電能表覆蓋率99.99%,水表、燃氣表、熱量表600余萬只;終端設備近4600萬臺,用戶覆蓋率99.99%;日采集數據量達到650GB,累計采集數據量已達790TB,采集成功率達到99.49%;截止2020年,用電信息采集系統1.0已為公司營銷、交易、發展、調度、運檢、互聯網等多個專業部門、16個統推系統提供數據共享服務,每天共享原始采集數據10億余條,分析統計數據4億余條,有效支撐了營銷電費核算發行、市場化交易用戶清分結算、配網運行狀態監測與調度、電壓質量監測、公司大數據分析等40余項業務應用。
對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日益上漲的要求
“雙碳”目標和新型電力系統對建設智慧能源系統、提升新能源消納和存儲能力、加快電力市場改革等新興業務場景提出了明確要求;“十四五”期間,新能源、微電網、互動式設備將大量接入,居民用電需求快速增長,構建“供電+能效”服務模式,對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提出了更高要求。電力計量數字化轉型“采集1.0”系統已無法應對日益多樣性的業務需求,因此,國網公司提出建設面向客戶側能源互聯網的新一代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即采集2.0。
采集系統2.0是國家電網公司營銷部牽頭組織,按照“感知數據總入口、控制指令總出口”定位建成的客戶側能源數據基礎系統,遵循“架構普適前瞻、技術穩定先進、功能獨立擴展、界面量身定制”的設計思路,滿足海量終端設備“即插即采即用”需求。創新數字化實時協同工作場景和多樣的數智化應用,全面探索基礎軟件國產化。,滿足“全量數據按需采集、設備狀態動態感知、臺區能源柔性控制、客戶需求應用互動、數據靈活高效共享”五大核心業務主線保障需求。
采集2.0應用情況
截至2021年年底,新一代用電信息采集系統(采集2.0)完成標準版軟件開發,已成功在國網江蘇、福建、浙江、安徽、河北、山東公司系統6家單位上線運行。采集2.0上線后運行穩定,各項功能、性能、技術指標全部超過預期設計標準。
截止2021年年末,國網江蘇電力在雙軌運行的基礎上率先實現了采集2.0單軌運行。接下來要推動采集2.0的6家單位全部實現單軌運行,并在在其他單位推廣應用采集2.0。
采集2.0能做什么?
與上一代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相比,新一代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具備多元化設備靈活接入能力,支持分布式能源、儲能、充電樁等設施接入,同時具備智能調度、實時在線研判等功能。
借助新式采集終端,新系統具備更高的末端低壓客戶用電行為感知能力,可通過多維度大海量數據分析,構建問題智能穿透分析的應用新模式,拓展業務分析深度,縮短系統分析時間。
在采集時效性方面,該系統通過構建一終端一電表一智能采集策略,實現分鐘級數據實時采集能力;采集2.0首負荷數據采集頻率由原來的1小時提升至全量15分鐘、重點1分鐘,各類異常和電量計算由原來的按日提升至實時計算,還因前置配置的數據清洗模型,使采集成功率與數據采集質量均有所提高。
實現能量流、信息流、業務流、碳流的“四流融合”,打造一個“善學習、會思考、能分析、有溫度”的新型平臺,全面支撐能源互聯網形態下的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建設,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打下堅實的基礎。
系統創新數字化實時協同工作場景,打造了采集“一屏掌控”、展示“一頁千面”、操作“一鍵智達”、分析“一貫到底”、成效“一覽無余”的數字化實時協同工作場景,全面提升各層級人員工作效率。
此外,江蘇在用電信息采集系統2.0的應用領域還拓展至群租房治理、社區獨居老人關懷等,助力社會治理水平提升。
采集2.0的業務影響
對電表提出更高要求
為適應采集2.0系統的建設,新一代智能電能表在滿足基礎的計量功能外,更需要滿足智能設備的靈活接入,實現設備數據的感知、采集和控制。2021年,智能電能表產品標準完全切換為2020版標準,滿足采集2.0系統建設的需求。2021年9月,智能物聯電能表全性能試驗檢測開始展開。
此外國網也在非介入式負荷辨識業務的發展,非介入式負荷辨識是指在智能物聯網表上安裝邊緣側計算模塊,提供精準的用電設備負荷、能耗、使用情況等分析。
目前,國網江蘇電力是國內自主研究最深入、應用規模最大的網省公司;國網新疆電力也在積極進行試點應用:2021年國網新疆電力組建技術團隊自主研發了基于非介入式負荷辨識技術的電力物聯感知平臺,并于2021年11月在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佃壩鎮開展非介入式負荷辨識技術線下應用試點。2022國網新疆電力計劃在昌吉州、伊犁州等地安裝200余臺智能物聯網電能表,將當地主要精品臺區用電負荷情況接入物電力聯感知平臺,持續拓展非介入式負荷辨識技術線下試點范圍。
隨著采集2.0和智能物聯電能表的建設,非介入式負荷辨識也受到更多的關注。
對通信提出更高要求
采集2.0系統支持各類用能設備的全接入、全采集、全控制,滿足多類型傳感控制設備接入與感知需求;采集內容從“電量”數據擴展到“電力”數據采集;采集方式從“定時單次”采集向“實時高頻”采集轉變;采集頻次從“日數據采集”提升至“分鐘級感知”。連接設備更廣,通信數據更大,時延性更低都對通信方式提出來更好的要求。
本地通信方式中,載波通信技術占據著用采系統最主要的地位,目前國網PLC向HPLC的升級進程已經過半,雙模升級正在起步階段。隨著雙碳政策和采集2.0系統的推進、雙限實施以及電價市場化,高速電力載波雙模通信將有望成為未來電網采購中高速增長的需求。同時雙模通信也是國網計量中心現在一個重要的試點和推廣方向。
而在遠程通訊中,4G方案市場占有率繼續提高,5G電力專網的研究和應用從未停下。有預計全球蜂窩物聯網市場將在本個十年的剩余時間內從4G過渡到5G。到2028年,5G的出貨量將超過4G,成為全球蜂窩物聯網模組市場的領先技術。采集2.0系統可以充分利用5G、北斗通信與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技術手段,進一步提升系統的伸縮性、易用性和穩定性,支持用戶側能源設備的廣泛接入,滿足綜合能源感知設備的“即插、即采、即用”,有效整合能源信息與用電數據,推動營銷業務數字化發展,繁榮數字化生態。
文章鏈接:儀表網 https://www.ybzhan.cn/news/detail/101407.html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