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薛濤 通訊員張建華 劉瑩)盛夏隴原,迎來繁忙豐收季。7月31日,甘肅慶陽市環縣車道鎮雙廟村養殖合作社新的一批雞蛋,通過長慶油田修建的柏油路遠銷外地。在鄂爾多斯盆地上,四通八達的“長慶路”已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富民路”。
油化經濟的騰飛,使曾經貧瘠的黃土戈壁和沙地草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長慶油田發揮出強大的輻射帶動作用,與地方政府共建“富民路”,在地方逐漸形成了以油田開發建設為重要環節的油氣經濟圈,有力帶動了地方經濟社會繁榮發展。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樸素的話語既道出了修路對致富的作用,又體現了老百姓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2002年至2020年期間,長慶油田已在油區內修建各種不同等級道路近7.4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赤道近兩圈。
長慶油田油氣生產區域點多面廣,大多數井、站地處革命老區和經濟欠發達鄉鎮。油田道路在滿足油氣生產交通運輸的情況下,全部實現了全民共享。油區道路與地方道路全線連通,共同成為地方經濟建設的重要保障,有力推動地方扶貧工作進程,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作出了積極貢獻。2022年至2024年,長慶油田計劃大修升級改造道路將達到108條共1075公里,為助力油田和地方經濟發展鋪就互惠共贏的“高速路”。
在延安革命老區,長慶油田采油一廠累計修建道路2528條共8233公里。其中,近3年修建道路324條共798公里,造福延安3個縣11個鎮48個鄉的10余萬老區人民。在地處陜北的定邊油田,長慶油田采油六廠近3年修建油區公路20余公里,讓“晴日溏土漫天、雨天稀泥糜爛的鄉村路”成為歷史。在蘇里格氣田,長慶油田2萬余口天然氣井井間道路全部實現了道路硬化和防風固沙,以前的沙地草原如今已阡陌縱橫、四通八達,成為“建一個氣田、留一片綠色”理念的生動實踐。
3年來,陜西省定邊縣宗小澗村大路灣小隊的老紅軍李銀殿家門前的小路,從過去的夯土路變成了石子路又變成了柏油路。李銀殿高興地說:“原來這條路又窄又坑洼,一下雨,陷得厲害;現在全是柏油路,干什么都方便了。這真要感謝長慶油田的師傅們!”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