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柳智青 通訊員安寧)8月31日,吉林油田大情字井油田水驅轉二氧化碳驅工作正在加緊推進。
5月初以來,吉林油田深入貫徹落實集團公司部署要求,融合新能源打造CCUS+新模式,百萬噸級CCUS負碳油田開發示范區建設扎實推進。截至目前,大情字井油田二氧化碳日注入能力由原來的800噸提升至1600噸。
“二氧化碳注入能力提升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全年注氣任務比年初計劃增加16萬噸。為圓滿完成任務,公司班子成員靠前指揮,有序推進各項工作順利實施。”二氧化碳開發公司經理王峰介紹道。自5月初接到提升二氧化碳注入能力任務后,吉林油田成立CCUS工作專班,明確責任分工,加強協作聯動,通過增加碳源、提升注入站設備設施完整性、加快地面建設及井筒改造等措施,有序推進CCUS規劃方案落地。
多措并舉強協調,確保碳源保障充足。吉林油田在加大長嶺氣田氣源和伴生氣碳源保障力度的基礎上,與吉林石化多次溝通,全力推動中國石油駐吉企業CCUS全產業鏈一體化發展,構建吉林石化規模減排、綠色用能、低碳發展與吉林油田增儲上產、提質增效、低碳開發于一體的上下游綠色低碳協同發展新模式;與中國石化東北石油局、國電投白城電廠等單位協調落實二氧化碳氣源,確保氣源及時穩定供應。
精細檢維修,確保注入能力穩提升。二氧化碳開發公司運行維護中心技術員于雷介紹,黑79液相注入站于2015年末完成試驗任務后停產。今年6月在接到恢復黑79站生產任務后,工作人員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了所有設備、管線檢維修、液相二氧化碳卸車系統改造任務,實現了黑79液相注入站一次性恢復生產成功,目前日注液態二氧化碳240噸。同時,加強對黑46注入站所有設備的維護保養,確保注入設備安全平穩運行。截至目前,已完成二氧化碳注入量24萬噸。
優化地面建設,全面推進注氣井改造。這個公司組織相關單位技術人員反復核實踏查路由、井位,充分兼顧新、老流程銜接和新建場站布局及相關技術路線,確保設計科學、高效,有效應用低成本工程配套新技術,降低工程建設投資。同時打破常規,加大物資保障和現場組織力度,14支隊伍連續奮戰,加快推進黑79南、黑88區塊注氣井完井作業及配套地面建設和黑46區塊注入井重新完井等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工作量44井次,可增加日注入能力270噸。
年初以來,吉林油田科學部署、高效組織,大力推進“一體、兩翼、三步走”的CCUS發展藍圖落地,力爭在國內率先建成百萬噸二氧化碳埋存和百萬噸驅油產量“雙百”示范區,打造油田開發業務資源集約化、用能多元化、生產智慧化、產品低碳化CCUS+新模式,創造以CCUS+為支撐的未來油田新貌,為集團公司綠色低碳發展貢獻“吉林方案”。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