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以工業互聯網構筑“數字經濟”產業網絡,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數字化改造實現對車間生產設備的科學管控,大幅度提升生產設備與信息化系統的深度融合,進一步實現了降本增效。
一談起博山工業,很多人就會說傳統產業過重、新興產業少、發展動能不足。其實當前,博山經濟發展正處在跨越轉型的關鍵時期,發展新興產業是鼓勵發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但絕不是“重打鑼”“另開張”、對傳統產業取而代之,而是要借助工業互聯網發展使傳統產業轉型升級?!?/P>
期間為止,陶琉、新型材料和機電泵依然是博山產業的頂梁柱,其龐大的傳統產業基礎為數字化應用提供了廣闊、豐富的場景。以博山傳統優勢產業——機電泵業為例,在今年7月公布的山東省首批“產業大腦”建設試點和入庫培育名單中,博山區的“機電泵產業大腦”成功入選。產業大腦能給博山帶來什么?在該項目的牽頭實施單位數字(淄博)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數字淄博”),筆者找到了答案。
“簡單來說,我們做的這個項目就是把博山區分散的泵類企業以物聯網的形式連接起來,建立并輸出標準,把控質量,提供云檢測服務等?!睌底肿筒I銷部經理張海說。此外,針對泵類產品種類繁多、個性化需求多的特點,數字淄博還研發了面向全國6000余家泵類制造企業的“泵搜”互聯網行業垂直搜索平臺,通過這個平臺,采購方可根據使用環境、技術參數等精準搜索所需的泵類產品。從“泵找人”到“人找泵”,泵類企業依靠在各地設立銷售網點的“撒網式”銷售模式將被徹底改變。
“今年以來,博山區在工業互聯網建設、企業數字化轉型、數字園區建設、5G基站建設等方面都有新突破,圍繞區內機電泵業、汽車部件、日用玻璃、耐火材料等傳統優勢產業,開展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的集成創新與應用示范,加大企業設備數字化改造力度,提升核心裝備和關鍵工序數字化水平。”博山區工信局四級主任科員趙虹介紹道。
為加快以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博山區還出臺了《博山區數字賦能三年倍增發展實施方案》,通過政策支持引導企業走數字化建設路子,用數字經濟催生存量產業新變革,積極推動陶琉、新型材料和機電泵等傳統產業數字化升級,力爭2023年底全區工業企業數字化水平躍上新臺階,引領區域經濟加速向信息化、智能化發展。(完)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