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疆已經7個年頭,今年是我在柯克亞處理站的第二年。這次任務完成后,還有3臺要開展大修和維護的壓縮機組在等著我們,我會在這里繼續戰斗!”
——濟柴動力柯克亞處理站項目經理 董宇
11月7日,筆者乘車沿著沙漠公路一直前行,越過廣袤無垠的戈壁灘和連綿起伏的沙丘堆,塔里木油田柯克亞油氣處理廠映入眼簾。
一身褪色泛白的紅工裝,一頭久未打理的頭發,這是筆者見到濟柴動力公司柯克亞處理站項目經理董宇的第一印象。
董宇告訴記者,今年春節過后,他就一直堅守在柯克亞處理站,已經在這里連續工作了8個多月。
作為塔里木油田油氣處理工藝最復雜、最齊全的油氣處理廠,柯克亞油氣處理廠肩負著南疆克州、喀什、和田三地的冬季天然氣保供重任。隨著地方經濟的不斷發展,南疆地區對天然氣的需求日漸旺盛。為了保證當地冬季供氣需要,用戶在原有保供機組基礎上,再次增訂了2臺濟柴DTY4500壓縮機組。
這2臺機組是該站點天然氣供應的重要設備,保質保量按時將機組交付投用,意義重大。
為此,董宇和他的團隊在做好該站點其他機組運維工作的基礎上,馬不停蹄地投入這2臺DTY4500壓縮機組的安裝調試工作中。
機組旁,一個個紅色的身影忙碌著。他們或登高處理設備運行問題,或蹲在地上檢查機組數據狀態,或手持工具進行著各種操作。盡管汗水不斷滴落,但他們的眼中只有專注和堅定。
“無論有多少困難,一定要完成任務!”在采訪中的短短半天時間里,這是筆者聽到董宇說過的最多的一句話,也是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句話。
“為了趕在冬季來臨之前完成機組的安裝調試,公司還從西南分公司調來了10名精兵強將,與我們一起奮戰!”董宇說。
記者了解到,他們經常中午也不休息,簡單吃口飯就返回現場繼續投入工作,一口氣干到凌晨。在他們的努力下,2臺機組的安裝調試工期縮短了一半,高質量完成了如期投運任務。
在祖國的西北大漠中,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濟柴運維人。他們如董宇一樣,日夜堅守,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南疆經濟發展和改善當地民生,默默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