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楊楚怡 通訊員 常曉艷 李丹)截至11月23日,我國最大的天然氣儲氣庫——新疆油田呼圖壁儲氣庫已連續2周向西氣東輸干線以及北疆沿線城市平穩供應天然氣,保障沿線地區居民生活和企業生產需要。
近期,新疆地區雨雪天氣頻發,氣溫持續走低。新疆油田以“保民生、保公用、保重點”為導向,科學組織天然氣保供一體化運作,持續加大天然氣產、運、儲各環節運行力度。從茫茫戈壁到沙漠腹地,各單位紛紛以“滿格”狀態進入冬季保供模式,全力保障冬季天然氣安全穩定供應。
新疆油田呼圖壁儲氣庫是目前國內在役庫容規模最大、調峰能力最強的百億立方米級儲備庫。自2013年6月建成投運以來,已連續10年超額完成注采任務,在保障新疆地區和西氣東輸管網沿線城市天然氣供給和季節調峰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以來,呼圖壁儲氣庫結合往年冬供經驗,提前研判今冬明春用氣需求,科學編制冬季采氣方案、調峰運行計劃及極端天氣下的應急保供措施,日調峰保供能力同比提高200萬立方米,創歷史新高。
![]() |
11月23日夜,新疆油田呼圖壁儲氣庫所在地區氣溫降至零攝氏度以下,石油人穿梭在天然氣生產裝置之間,精細巡檢,確保天然氣平穩供應。薛梅 攝 |
克拉美麗采氣作業區是新疆油田最大的采氣作業區,冬季日產氣超300萬立方米,連續7年年產天然氣超10億立方米。為提高氣田采收率,該作業區強化動態跟蹤和對標分析,堅持“一藏一策”“一井一策”管理,低壓低產低效井和高產水井治理效果顯著;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成立新井投產突擊隊、技術保障突擊隊,一方面全力保障8口新井正常投產,另一方面隨時解決運行中出現的問題,確保安全平穩生產。截至目前,作業區累計生產天然氣127億立方米,夯實了北疆冬供“底氣”。
作為西北地區規模最大的伴生氣處理站,新疆油田采油二廠天然氣處理站裝置滿負荷運行。今年,該處理站推行“自查整改常態化、生產信息實時化、設備運行標準化”管理模式,組建了由工藝、儀表、設備等技術人員組成的應急隊伍,統籌優化裝置的性能參數,制定高溫、低溫2套生產模式并及時切換調整參數,有效保證全年各時段裝置安全平穩運行,保障天然氣和相關副產品持續穩產上產。“從3月起,我們就對18臺壓縮機、900余塊儀器儀表、230個安全閥、38臺容器等設備進行檢修,提前14天順利完成了檢修任務。截至目前,處理站今年已累計生產天然氣7億立方米。”采油二廠天然氣處理站站長王彬說。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