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12月12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在迪拜召開。本次峰會特別聚焦氣候行動的落實問題。與會代表表示,現在是全球各國共同努力應對挑戰、推動綠色發展、實現能源革命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時刻。
全球都在實施氣候行動
如今,全球各國和各大企業都在實施氣候行動,減少碳排放。但是,大會秘書處在會前公布的技術報告顯示,國際社會迄今為止的集體努力甚至不足以實現《巴黎協定》的2℃溫控目標,留給1.5℃溫控目標的窗口期更是急速縮小。12月1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COP28高級別開幕式上表示,人類的命運“危在旦夕”,世界各國必須立即行動起來,結束氣候災難。而很多與會人士認為,要更有效地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需要盡快采取更嚴格的減排措施。
12月3日,古特雷斯又提出《氣候變化加速議程》,呼吁各國政府和非國家行為者從根本上加快減排努力。他表示,氣候變化的過渡計劃必須包括5個關鍵要素:一是計劃必須涵蓋所有活動,貫穿價值鏈的每個環節。二是計劃必須詳細說明2025年、2030年和2035年的目標,且與將全球變暖控制在1.5℃以內的科學途徑保持一致。三是計劃必須披露所有游說、政策接觸和傳播活動。四是計劃必須突出改變商業模式和內部運營以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努力。五是計劃必須努力實現一個公正、公平且加速的可再生能源過渡。
中國是全球氣候行動的積極踐行者,同樣注重氣候承諾落實問題。12月2日,COP28全球盤點減緩高級別會議上,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表示,近年來頻發的氣候災害進一步強化了全球氣候行動共識。在減排行動方面,《巴黎協定》極大推動了全球低碳轉型,各方承諾可實現全球溫升控制在協定目標區間,但真正缺口在于落實承諾。本次大會將進行《巴黎協定》首次全球盤點。黃潤秋表示,盤點必須正視2020年前雄心和實施兩方面的巨大缺口,客觀盤點各領域實施進展,并且面向未來提交負責任答卷。
116國承諾提高綠電能力
作為一項重要的減排落實舉措,約116個國家在12月2日的大會上簽署了《全球可再生能源承諾》和《能效承諾》,同意到2030年將綠色發電量增加兩倍,并將全球平均年能源效率增速提高一倍,到2030年時由2%提高至4%。
值得注意的是,兩份承諾是在“全球脫碳加速計劃”(GDA)下啟動的。GDA專注于三個分計劃:快速擴展未來能源系統,促進現有能源系統脫碳,針對甲烷和其他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采取行動。其中,兩份承諾要求,以更快速度部署可再生能源,以目前風能和太陽能總裝機容量2.3太瓦為基礎,到2030年預計將增加約4.6太瓦的太陽能和風能發電能力,投資額約4.7萬億美元。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說法,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增加兩倍是一個“宏大但可實現的目標”。IEA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各國政府采取更強有力的政策行動,確保有彈性的技術供應鏈,在更多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部署可再生能源,實現太陽能光伏和風能安全和高成本效益系統集成。”
COP28的GDA計劃還包括《阿聯酋氫能意向聲明》,27個國家已同意批準全球氫能認證標準,并承認現有的氫能認證計劃,以幫助開啟全球低碳氫能貿易。COP28主席賈比爾呼吁,到2030年將全球氫氣生產能力翻一番,達到每年1.8億噸。標普全球就此表示,目前傳統氫氣年產量約為9000萬噸,用低碳可再生氫氣實現這一目標將是一個艱巨任務。
50家油氣公司簽署減碳章程
作為COP28的特殊參與者,被外界視為化石能源游說者的油氣行業代表達到2456人,這遭遇了不小的非議。然而,油氣行業一方面旗幟鮮明地反對立即淘汰化石能源的減排路線,一方面也積極參與脫碳工作。
12月2日,COP28主辦方宣布,全球50家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簽署《石油和天然氣減碳章程》,承諾2030年前基本消除甲烷排放和常規火炬燃燒,2050年前實現自身范圍凈零排放。COP28主席國阿聯酋和沙特阿拉伯共同宣布了《章程》簽署的進展。根據公告,共有30家國有石油公司和20家私營企業作出承諾。COP28主辦方稱,簽署該章程的企業石油產量占全球的40%以上。《章程》本身相當有可行性,比如在消除甲烷排放方面,油氣企業普遍已提出嚴格要求,并已有技術積累。
不過,《章程》本身仍然帶來了非議。聯合國稱,化石燃料行業這些“引發氣候危機的巨頭”終于開始覺醒了,但所做的承諾顯然達不到要求。古特雷斯稱:“科學是明確的:需要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并根據1.5℃升溫限制來設定明確時間框架。”他還指出了《章程》的潛在問題,即沒有明確這些企業實現2050年凈零排放目標的途徑。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