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中廣核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大會開幕,來自政府單位、科研院所、行業協會、金融機構和中廣核戰略性新興產業合作企業等單位的650余名代表出席會議。
會上發布了《中廣核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大會倡議》,各產業鏈單位共同表示,將堅持創新引領、融通共享、綠色低碳、開放合作、廉潔合規,有效發揮戰新產業協同帶動作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共同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廣核新能源、非動力核技術、數字化、科技型環保和產業金融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累計帶動產業鏈上下游超12000家企業共同高質量發展。
“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加快發展戰新產業是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發展新動能、打造未來新優勢的關鍵。”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長利表示,中廣核在自身高質量發展的同時,高度重視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和生態圈打造,與各方在技術研發、市場拓展、產業鏈共建上協同發力,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圍繞新能源、非動力核技術、水務環保、自動化儀器、未來產業、科技創新等領域,中廣核與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武鋼表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能源領域是主戰場。金風科技將加大創新投入、提升創新能力、創造更大價值,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共建產業鏈美好未來。
聚焦國家重點研究計劃“難生物降解垃圾等離子體協同制氫關鍵技術與裝備”,中廣核與四川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礦業大學、東方電氣集團共同簽訂垃圾制氫產學研聯合倡議書,合力開展課題攻關,為催生氫能新產業貢獻方案。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張彥軍表示,東方電氣將進一步加強與中廣核等各兄弟企業,在核電、氣電、風電、太陽能、水電協同出海等全方位的合作,實現產業鏈資源的整合與優勢互補、推動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發方面的創新、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此外,中廣核還發起設立了多只戰新產業科創基金,發揮資本紐帶優勢和基金產業賦能作用,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其中,核能科創基金聚焦核電產業鏈國產化關鍵技術難題,助力我國核電產業鏈安全可控;光熱科創基金聚焦光熱發電領域關鍵技術、材料、裝備等投資布局,助力我國光熱產業鏈穩固;核技術科創基金圍繞核技術產業科技創新、產業延伸、資本運作等投資布局,助力我國非動力核技術應用拓展;氫能科創基金圍繞氫能產業鏈核心材料、關鍵技術、高端裝備等投資布局,助力我國加快構建氫能產業生態。
依托海外新能源項目建設,中廣核攜手產業鏈上下游“同船出海”,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帶動當地產業優化升級,扎實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2023年,中廣核自主建設的巴西TN風電項目順利投產,成功將中國風機整機設備帶入巴西新能源市場,帶動了產業鏈上下游24家企業共同出海。同時,巴西本地知名的升壓站設備供應商WEG公司等20家企業也參與到項目建設,帶動當地投資超過2.7億元人民幣,為當地創造超1000個就業崗位。
會議現場,中廣核與中國能建、北方國際等施工單位簽署了關于老撾、孟加拉、南非新能源項目建設的合作協議。據測算,依托老撾一期項目、南非TFC、巴西Laghina和LDB等項目建設,將累計帶動1.54吉瓦的光伏組件和風機整機設備產能走出去。
老撾能礦部副部長占沙溫·本農表示,老撾地處東南亞中南半島,擁有得天獨厚的風、光、水等資源優勢,致力于打造成東南亞“蓄電池”。老撾緊鄰的中國西南地區經濟發展持續加快、用電需求不斷增長,互聯互通的模式,可以將老撾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中國廣闊的電力需求有機結合,實現資源共享、市場互補和產業協同。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