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楊樹浦水廠大禮堂門前,一枚鐫刻著歲月痕跡的百年閥門靜默矗立,守望著水廠的變遷。這把“水脈之鑰”,不僅見證了近代中國水務事業發展的崛起,亦是護廠運動英勇篇章的守護者。2020年,水廠啟動了自建廠以來最大規模的深度處理改造工程,歷史的塵封被輕輕掀開,這枚1913年的閥門,猶如一位穿越時光的老者,緩緩展露真容。
PART
01
流淌歲月,閥門的低吟
回溯至1883年,當李鴻章親手開啟楊樹浦水廠的第一道閥門,涓涓清水涌入城市管網,標志著中國近代供水史進入新篇章。水廠的閥門成為連接黃浦江水源與千家萬戶生命線的橋梁,恰似城市心臟中的瓣膜,維系著水廠乃至城市的脈動。平凡中的堅守,肩負起了調控水流、保障水質安全的重任,確保了城市供水系統的正常運轉,為市民的日常生活提供最基礎、最重要的保障。
歲月如歌,悠悠流淌,這枚百年閥門,是水廠運作的調節器,是城市發展的脈搏,是技術進步的鮮活注腳,是歷史與現代交融的見證者。在這片承載著厚重歷史的土地上,它猶如一把穿越時空的鑰匙,每一次啟閉,仿佛在低吟著一個關于責任、創新與堅持的永恒旋律。
PART
02
護廠風云,閥門下的紅色故事
上海解放前夕,楊樹浦水廠這座承載著城市命脈的水廠成為護廠運動的“主戰場”之一。早在1925年,水務行業的血脈中融入了一抹鮮艷的紅色,廠內建立了自來水行業首個地下黨支部。
在護廠運動的烽火歲月里,以黃克勤、沈祥麟等為代表的中共地下黨員,在上級黨組織的領導下,帶領群眾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反破壞護廠斗爭。在那段緊張的日子里,閥門不僅承載著水流,也傳遞著信念與勇氣。黃克勤等地下黨員利用自身影響力,團結技術人員和青年工人,組成一支“秘密糾察隊”,通過閥門的日常維護與檢修,建立起一條條隱蔽的信息通道,嚴密關注和保護水廠的黃浦江進水口、鍋爐房、引擎間和快濾池等要害部位,密切監視廠內特務的動靜,瓦解了駐廠的敵軍勢力。為團結和爭取各方面的力量搞好護廠,沈祥麟等人根據指示,對楊樹浦水廠中不同層次、不同對象的職員,有區別地廣泛開展統戰工作。水廠實習工程師顧澤南設法獲取了水廠平面圖,摸清了水廠生產的要害部位、重要閥門和主要機器設備情況,編織了一張無形的護廠網絡,對護廠方案的制定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解放的號角終于響起,這些閥門見證了解放軍戰士的勝利進入,見證了水務人以廠為家、忠誠奉獻的革命情懷。這段歷史,如同閥門中的水流,雖無形卻有力,滋養著水務行業的紅色精神,生生不息。沈祥麟、黃克勤等護廠英雄,如同閥門中精密的齒輪,盡管不顯眼,卻是機器正常運轉不可或缺的部分。英雄們的勇敢與機智,如閥門的堅固與可靠,共同守護了上海的供水安全,保障了民生的基本需求。
PART
03
銘記傳承,閥門的回響
百年后的今天,這枚歷經風雨洗禮的閥門,承載著時光的印記,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化作一座雕塑,矗立于廠區內。它恰似一把打開時空之門的“水脈之鑰”,連接過往與未來,訴說著一段段關于責任、智慧與傳承的不朽篇章。
水廠歷史保護建筑內的深度處理設施
百年閥門,是飲水思源的鮮活象征,是對“百年水務,點滴皆用心”這一至高承諾的恒久回響,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那份服務民眾、保障民生的初心與使命,始終如一,永不褪色。閥門背后的精神,猶如一股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泉,滋養著這座城市,潤澤著萬千百姓的生活。
百年閥門,是擔當奮進的真實寫照,見證了日供水量從3698立方米提升到120萬立方米的發展,見證了服務居民從900多戶增長到300多萬戶的責任,見證了水源地從黃浦江切換到青草沙水庫的愿景,更見證了制水工藝從傳統到深度處理的突破,百年楊廠從未按下過“暫停鍵”。
百年閥門,是啟迪未來的時代基石。新時代新征程上,在黨的光輝引領下,我們以“水脈之鑰”開啟水務發展新篇章。積極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深耕自來水深度處理改造工程,竭誠提供高品質飲用水,讓這份跨越百年的承諾,在新時代的洪流中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共同繪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