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羅前彬 通訊員 焦玉武)12月15日,遼河油田安全環保技術監督中心的工作人員通過數智化監控平臺,發現幾百公里外一處修井現場沒有設置安全隔離帶,立馬通過平臺發出安全提醒。
遼河油田加快安全數字化、智能化的建設步伐,著力構建自動操控、智能管控、少人高效的新型安全生產管控模式。“遼河油田QHSE數智化管控平臺”自2023年啟動建設以來,目前已完成2期建設,并具備遠程監控、違章行為智能捕捉、作業線上審批、安全管理大數據分析等功能。
鉆井、修井、吊裝等高風險施工作業,是日常安全監管的重點。遼河油田每天有上百處高風險作業,有限的監管人員怎樣才能實現全天候、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督工作呢?遼河油田在每個高風險作業施工現場布控安全監控攝像頭,嚴格落實“無視頻不操作、無監控不作業”的要求,今年以來,利用“安眼”設施,人工遠程開展各類監督檢查3.4萬余次,及時避免和查處違章行為近300項。
在實現重點現場全過程視頻監控的基礎上,遼河油田QHSE數智化管控平臺打造AI智能分析模型,目前能夠自動識別勞保未穿戴、接打電話、吊裝未使用牽引繩等16種不安全行為及設備異常狀態。今年年初以來,已累計產生AI智能報警1327次,報警準確率達72%,這不僅有效降低了風險,而且使用的大模型還在不斷升級優化以備后續使用。
此外,遼河油田還把道路行車視頻監控嵌入QHSE數字管控平臺,實現油田公司、車服中心、二級單位三級監控聯動,對近1200臺車輛進行監管,部署接打電話、打哈欠、吸煙、分神駕駛、車道偏離等11種AI智能分析模型,并結合道路類型設定限速實時預警。
智能平臺在提升現場監管效率的同時,極大地減少了安全監督人員的工作量。以前,監督人員到現場開展監督,發現問題后需要寫在本子上,回來以后謄寫到電子文檔里,存在記錄不準、不全的問題。現在通過APP就可以把照片、地點、違章行為等信息現場錄入系統,實現數據歸口統一,為管理者做決策提供可靠依據。與此同時,公司作業審批等線下流程已上移到線上,提高了審批效率。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