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蘇玲)“專業負責制”實施一年多來,西部鉆探克拉瑪依鉆井公司的人員素質、運行效率得到雙提升。截至6月18日,克拉瑪依鉆井公司年累計鉆井進尺超60萬米,隨鉆測量的自主實施率同比提升32.9%。
“‘專業負責制’是對制度的重塑、對流程的再造,是管理上的一場革新。”西部鉆探克拉瑪依鉆井公司副總經濟師、探井項目管理部書記段文博說,“專業負責制”的主線是“技術領航、經營主導、專業支撐、獨立考核”,鉆井工程師與隊長的崗位職責發生了變化。鉆井工程師由“被管”向“管人”轉化,隊長由“管人”向“被管”轉化。鉆井工程師是利潤第一責任人,掌握以井筒為中心的管理權,并負責完成利潤指標。隊長是安全、井控第一責任人,管理重點是井控安全、生產組織、隊伍管理等,接受鉆井工程師的指令。
在2024年實施“專業負責制”前,鉆井隊一直是“隊長負責制”。隊長是技術指令、生產決策的發出者、執行者、監督者和負責人。“專業負責制”實施后,公司里傳來質疑聲:鉆井工程師是否專業?員工認可嗎?
“專業負責制”對鉆井工程師的能力提出既要能精細落實技術措施,又要能掌握復雜的工程技術,還要能控制復雜和杜絕事故等要求。門檻的提升讓鉆井工程師產生了能力“恐慌”的心理。
“鉆井工程師只能硬著頭皮干、努力學,不懂就向隊長請教,才能打出效益井。”從工程師成長起來的克拉瑪依鉆井公司700105鉆井隊隊長田偉深有感觸。
在鉆井隊,以前是老隊長沖在前面,現在工程師必須支撐起來。段文博說:“溝通能力強、技術底子好、學習能力強、接受能力強的工程師,痛感會少點。”
在“專業負責制”實施后,克拉瑪依鉆井公司定期對鉆井工程師進行考核,能力強者上、能力不達標者“出局”,進入實習工程師序列,重新“深造”。
井下復雜與事故的防控是永恒課題。今年前5個月,盆地百21井區面臨井漏、井壁失穩的地質難題,八區530井區完鉆后出現電測遇阻的情況,滴西井區遇到上漏下垮等難題……種種難題需要工程師加強學習和攻關,細化對地層的認識,在完善提速模板上下功夫。
按照“專業負責制”的規定,鉆井工程師、隊長、機電工程師的職責分別對應利潤、生產費用、設備費用3張表。最關鍵的利潤指標,落在鉆井工程師的肩膀上,既要快打井,又要尋找節約平衡點。
管理上的“陣痛”,也是成長的原動力之一。伴隨著壓力,鉆井工程師努力奔跑起來,在工程技術上精益求精。隊長在生產組織、人員管理中精益管理,努力實現地下、地面雙提速。
如今,在克拉瑪依鉆井公司,“專業負責制”實現了資源的最大化整合,理論知識豐富的鉆井工程師與實戰經驗豐富的隊長互相交流和學習,將“多打井、打好井”作為共同的目標去奮斗。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