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25噸/時馬鈴薯淀粉加工分離汁水提取蛋白生產線,日前在寧夏西吉開車投產。高濃度馬鈴薯淀粉加工分離汁水直接排放污染江河湖泊的問題,將得到解決。
該生產線是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根據寧夏固原福寧廣業有限責任公司西吉袁河淀粉分公司淀粉加工能力和工藝水排放量配套設計的。該生產線可將小顆粒淀粉和纖維與蛋白分步分離回收。回收的粗蛋白可直接用于飼料添加劑或進一步純化達到食品級蛋白質。提取回收蛋白后的廢水中有機物濃度降低50%以上,主要殘留為有機小分子、有機酸、多糖和鉀、磷、氮等礦物成分,在北方地區可以直接用于冬春季節農田灌溉,既簡化后續污水處理工藝、降低處理費用,還可使農作物增產10%以上。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馬鈴薯生產國,也是最重要的馬鈴薯淀粉生產和使用國。然而在馬鈴薯淀粉加工過程中,排出的大量分離汁水(工藝水)中含有蛋白質、淀粉、低聚糖、有機酸等有機營養物,其化學需氧量(COD)值高達30000~60000 mg/L。由于至今沒有一項行之有效的處理技術,全國每年有2000多萬噸高濃度馬鈴薯淀粉加工分離汁水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泊中,國家環保部門這此已相繼關停了1萬多家小型加工企業。馬鈴薯淀粉加工分離汁水提取蛋白工藝的問世,為相關加工企業帶來了福音。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