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甲醇一掃前幾年的低迷狀態,價格走勢強勁。專家認為,本輪甲醇價格的上漲主要是受到需求端拉動的影響,近年來不斷壯大的甲醇汽車對此貢獻不少。在國際油價不斷攀升的背景下,甲醇汽車有望“拉動”中國進入甲醇經濟時代。
中國甲醇工業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十一五”期間,甲醇產能有過爆發性增長階段。然而,自2006年之后,甲醇企業開工率就不斷下降,盈利艱難。業界有人分析認為,甲醇行業進入過剩局面。
山西省新能源汽車領導組辦公室副主任石磊說:“近年來,在中國各地開始發力的甲醇汽車對改變這一局面貢獻不小。特別是目前推廣量最大的M15甲醇汽油。”
據了解,2012年全國甲醇產量為3129萬噸。其中用于燃料消耗、直接加入汽車中的有400萬噸,加上甲醇下游產品二甲醚,一共可替代石油產品520萬噸。
可喜的是,甲醇汽車也有望駛入“快車道”。2012年,中國工信部批準在山西、陜西、上海三地進行甲醇汽車試點。這一試點在2013年進入實質運行階段。
目前,全國有5個汽車制造企業生產的7個型號的甲醇汽車獲得公告,已有4個型號的265輛甲醇汽車投入試點運營。此外,全國還有20多個省市對甲醇汽車躍躍欲試,共改造汽油車約15萬輛。作為試點省份,山西省現有甲醇加注站50多個,甲醇汽車改造6萬輛,有20萬量產能的甲醇轎車生產廠預計2014年底投產。
“隨著甲醇汽車產業化、市場化的進一步推進,相信甲醇經濟很快就來到我們身邊。”石磊說。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