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產能過剩,不只是個經濟問題,同時也是嚴重的環保和社會問題。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飲鴆止渴式的經濟發展模式,應該首先從鋼鐵行業開始改變,這是對中國鋼企的拯救,也將是對我們生存環境的拯救,今年,國家政府陸續出臺了關于化解產能過剩的政策,從力度上來看,政府是動真格的了,但是我們知道化解產能過剩不是短時間能過解決的問題,筆者認為明年鋼市淘汰落后產能的力度或加大。 今年,國家面對鋪天蓋地、遍及大江南北的霧霾污染,不僅是河北,遼寧、江蘇和山東等鋼鐵企業集中的地區,全國都需要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做出限制產能、保護環境的抉擇。鋼鐵工業的生產過程污染嚴重,在冶金、化工和輕工等各生產部門中,鋼企是污染之首。霧霾給我國造成的傷口是巨大的,是嚴重的,所以我國為了避免霧霾天氣的再次侵略,明年對淘汰落后產能、防治大氣污染的力度加大幾率很大。 以我國鋼鐵產量第一大省河北省為例,2012年粗鋼產量占全國25%。根據國務院有關化解產能嚴重過剩和大氣污染防治的決策部署,河北被要求實現6000萬噸壓產任務,相當于河北省四分之一的鋼鐵產能。最近,河北省實施了炸毀高爐的“周日行動”,共計減少煉鐵、煉鋼產能1100余萬噸,這只是一個開端,筆者相信后續的措施會更加的嚴縝和有效。 中國最大的鋼鐵生產省份河北已制定出凈削減鋼鐵產能6726萬噸的行動方案。而該省鋼鐵重鎮唐山,也將在近期編制完成凈削減粗鋼產能4000萬噸的總體規劃和實施方案。據知情官員透露,方案中包含有多項力度空前的嚴厲舉措,“到時肯定會引起鋼鐵行業的震動。”唐山市政府提出到2017年逐步淘汰1000立方米以下的高爐和60噸以下的轉爐,標準遠高于國家現行政策。 與此同時,有消息稱,政府希望中小鋼廠回購河北鋼鐵所持股份,不難想象,中小鋼廠在脫離河北鋼鐵這層保護傘后將會如何發展,或兼并或轉型,筆者認為,這也是河北省化解產能過剩的一種手段吧,之前又將化解產能過剩列入政績考核,由此來看,國家此次是重拳出擊,不達目的不罷休,所以此次化解產能過剩的時間應該會很長。 近日環保部部長在河北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督查調研中表示,將從政策資金、重大項目環評審批、生態修復、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大氣環境應急、環保基礎能力建設等方面為該省提供支持。其中,要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嚴格控制新增“兩高”產能,抓緊制定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方案,明確近期和中長期控制目標,確保實現壓鋼和減煤的目標任務和要進一步加大環境執法力度,特別是在今冬明春,要對違法排污企業繼續保持高壓態勢,對企業環境違法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涉嫌環境污染犯罪的,一律移送司法機關并追究有關責任人的刑事責任,提高環境執法監管的震懾力也足以看出馬年鋼材市場淘汰落后產能的動作之多和力度之大了。 綜合來看,今年化解產能的力度比之間打了很多,筆者預計此次淘汰或會走出產能越淘越多的怪圈,但我們要知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環保壓產的效果不可能立竿見影,政策或在未來幾年能夠給鋼鐵行業帶來新的“轉身”,筆者預計馬年鋼市淘汰落后產能的力度或加大。【文/顧楠楠 中國鋼鐵現貨網-研究中心 2013-12-30】 Tag:鑄造鋼鐵,鍛造鋼鐵 |
標簽:鋼材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