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國內中厚板市場有漲有跌,均價下跌20-23元,跌幅與上周相比較大,或受近期社會庫存連續3周回升,但商家手中庫存不足,同時,受跨年的影響,大多數商家馬年抱有期待,同時,現階段價格回落態勢不變,價格處于低位,商家提價意愿很高,但資金壓力暫未緩解,但是下游需求一般,商家對后期中厚板價格預期不定,原材料偏弱。 據國內知名鋼鐵現貨交易平臺--中國鋼鐵現貨網市場監測:截止1月10日,國內重點城市8mm普中板均價為3791元/噸,較上周末下跌21元;其中南京地區3740元/噸,較上周末漲40;南昌地區3800元/噸,暫未;武漢地區3800元/噸,穩。國內重點城市20mm普中板均價為3503元/噸,較上周末跌22元;其中南京地區3500元/噸,漲40;南昌地區3620元/噸,暫穩;武漢地區3490元/噸,跌20。 低合金板方面,截止1月10日,國內重點城市中厚板20mm低合金板均價為3671元/噸,較上周末跌20元。其中南京地區3840元/噸,跌40;南昌地區3840元/噸,暫穩;北京地區3510元/噸,跌50。庫存較少,需求量一般,商家以維穩偏強觀望為主。 原材料方面:由于螺紋鋼市場價格走弱,最近進口礦等原材料市場價格面臨走弱的風險,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原材料對于中厚板市場價格的支撐;另外近期板坯市場價格漲幅并不明顯,調坯軋材企業利潤空間擴大,這也會增強廠家生產積極性,從而不利于市場價格的堅挺向上突破。事實上,目前新增的中厚板產量多數來自于調坯軋材企業。 鋼廠調價: 7日全國共有11家鋼廠發布調價信息。其中有10家鋼廠均對建筑鋼材進行了調整,幅度在10-50元/噸;1家對熱軋板卷、中厚板進行了調整,幅度在40-50元/噸。或對中厚板后期市場預期較為一般的原因,部分鋼廠面對寒風凜凜的1月采取的是平盤或微降措施,或是避免倒掛現象的產生或是為了追求較多的訂單。 需求方面,2013年12月中國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與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高于全年均值0.2個百分點,連續15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匯豐中國制造業PMI終值為50.5,為三個月最低水平,與預期一致,初值也為50.5。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333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3.2%,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1-11月份,全國造船完工3886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3.1%;承接新船訂單5186萬載重噸,同比增長204%;11月底,手持船舶訂單1.1923億載重噸,同比增長5.2%,比2012年年底增長11.5%。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雖然制造業依舊處于擴張期,但后期下游需求逐漸走弱態勢明顯,此外春節期間終端放假也會明顯減少市場需求。 消息方面,在環保壓力、市場壓力以及年底檢修因素的綜合影響下,鋼鐵業粗鋼產量出現大幅下滑,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預估去年12月下旬粗鋼日均產量為196.06萬噸。據悉,這是去年2月中旬以來,旬度粗鋼日均產量首度下滑至200萬噸以下。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去年12月下旬國內重點鋼企粗鋼日產量為163.84萬噸,減量5.36萬噸,旬環比降3.18%;全國預估粗鋼日產量為196.06萬噸,減量5.37萬噸,旬環比降2.67%。 從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全年統計數據看,2013年重點鋼企粗鋼日產量為171.18萬噸,全國粗鋼日產量估值為212.21萬噸。筆者認為數據的下降是可以理解的,我們知道13年的環保壓力、市場壓力是史無前例的巨大,同時年底檢修如期而至,在這些因素的綜合影響下,鋼鐵業粗鋼產量出現大幅下滑也是毋庸置疑的。此外,筆者認為與市場弱勢向下也有關系,以為鋼材市場弱勢,鋼廠或面臨越生產月虧損的狀態,所以鋼廠或主動減少產量。 日前,工信部對于第二批符合《鋼鐵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做出調整,在2012年12月發布的名單基礎上刪減了河北新金鋼鐵有限公司和廣東陽春新鋼有限責任公司兩家企業。對此,工信部權威人士解釋道,主要是因為工信部近期接到群眾對于這兩家鋼企的舉報,在環保及生產手續等方面不合規范。 被納入工信部白名單之后,又被除名。反應出兩個問題,一是被納入白名單時,對企業資質的考核力度不夠。二,納入白名單之后,并非無后顧之憂,只要不達標,仍將要被排除名單之外。所以納入白名單企業也不要有僥幸心理,應繼續堅持規范生產,不達標一樣要出局。 近期,國內中厚板市場盤整運行的概率較大,中板市場均價漲跌幅度都有限。具體市場可能存在差異,比如北方地區因為新貨抵達速度快,而且下游需求萎縮明顯,中板價格存在回調的風險;但南方區域因為“春運”影響鐵路交通運輸,寒冷天氣也制約著北材南下的節奏,所以市場資源供應壓力不會很大,部分貨源較為緊缺的地方價格還有繼續上漲的動力。預計,近期,國內中厚板市場價格走勢或將繼續震蕩為主。【文/顧楠楠中國鋼鐵現貨網2014-1-10】 Tag:中厚板價格,20mm中厚板 |
標簽:鋼材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