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近日發布全市石油天然氣長輸管道、工業管道、壓力管道、燃氣管網專項督查第一階段督查結果。根據目前全市多數油氣管道安全隱患比較隱蔽,監控難度大的現狀,南京市決定在石化企業采用物聯網技術定位系統,讓油氣管道安全隱患“看得見、摸得著” 。
南京市安委會要求對包括油氣管道在內的重大危險源登記建檔,進行監控,實時檢測、評估管線使用狀況。但是,目前技術還不能做到地下管道泄漏位置的精準定位。南京市安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南京市境內多數油氣管道的安全隱患都“看不見、摸不著”,是否出問題只能通過用分段壓力監控技術進行排查和定位,精準率不高、費時費工。為此,今年將有石化企業采用物聯網技術定位地下管道實時狀態,讓油氣管道安全隱患“看得見、摸得著”。
南京朗坤軟件有限公司一位技術員說,在電腦上,通過城市地下管線數字化建設工程軟件三維動畫,可看到物聯網探測系統如何探明地下油氣管道的安全隱患。地下油氣管線大多24小時運行,給管道裝上物聯網傳感器后,管道運行數據可通過局域光纖網、微波通訊網等,實時采集反饋到控制室電腦上,實現全天候可視化監測。通過GPS、GIS技術,傳感器還可把管道周邊情況顯示出來,減少搶險檢修時發生誤傷或挖斷相鄰管線的概率。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