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新能源:魅力十足的可燃冰 讓人歡喜讓人憂

作者: 2014年04月10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摘要】深藏于陸地凍土和海底的可燃冰,因具有分布廣、資源量大和能量密度大的先天優勢,被人們稱之為“未來最佳替代能源”。業界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誰掌握了天然氣水合物的開采技術,誰就可以執21世紀世界能源
新能源:魅力十足的可燃冰 讓人歡喜讓人憂

【摘要】深藏于陸地凍土和海底的可燃冰,因具有分布廣、資源量大和能量密度大的先天優勢,被人們稱之為“未來最佳替代能源”。業界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誰掌握了天然氣水合物的開采技術,誰就可以執21世紀世界能源之牛耳。”截至目前,如何安全、環保和經濟的開采可燃冰仍是一個困擾世界的難題。各國雖對可燃冰蠢蠢欲動,但大家心里都有一個共同的底線:在沒有找到理想的開采方法解決其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之前,不能像常規一次性礦產資源那樣大量開采可燃冰。

    2009年8月1日,一艘迷你潛艇載著時任俄羅斯總理普京潛入貝加爾湖。他此行的目的是“檢閱”潛藏于湖底的珍貴能源——可燃冰。

  可燃冰,學名“天然氣水合物”,同時還有一個優雅的名字——“能源水晶”。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天然氣與水混合便會產生結晶化合物,形似冰雪,點火即燃。

  魅力十足的新能源

  深藏于陸地凍土和海底的可燃冰,因具有分布廣、資源量大和能量密度大的先天優勢,被人們稱之為“未來最佳替代能源”。業界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誰掌握了天然氣水合物的開采技術,誰就可以執21世紀世界能源之牛耳。”

  世界上大約27%的陸地和90%的海域都蘊藏著可燃冰。不僅分布廣,可燃冰的資源量也十分客觀,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發布的數據估計,可燃冰所蘊含的碳總量是全球已知化石燃料碳含量的2倍。

  可燃冰的魅力還來源于超大的能量密度。1立方米的可燃冰在常溫常壓下可釋放約164立方米甲烷氣體,其能量密度相當于煤炭的10倍。而且,甲烷氣體燃燒后僅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相比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可燃冰更加清潔。

  日本經濟產業省去年3月12日宣布,日本成功從愛知縣附近深海可燃冰層中提取出甲烷,成為世界上首個掌握海底可燃冰開采技術的國家。一時間,能源界為之振奮,日本的可燃冰開采試驗還被列為2013年國際石油十大科技進展。

  為紓解能源之困,四處環海的日本一直對可燃冰寄予厚望,并計劃到2018年基本實現可燃冰商業化開發的目標。美國也不甘落后,美國國家石油委員會預測,美國將在2050年前實現墨西哥灣等海上可燃冰的大規模開采。

  事實上,除去俄、日、美等大國對可燃冰感興趣之外,世界諸多國家都對開采可燃冰蠢蠢欲動,欲搶食這一能源大蛋糕。德國、加拿大、印度、韓國等均從國家層面制定規劃,投入巨資研發可燃冰開采技術,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南海周邊國家也在緊鑼密鼓進行前期調查與研究。

  同歐美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對可燃冰的研究晚了將近20年,但發展速度迅速。1990年,起步,蘭州凍土所在實驗室合成了可燃冰;1995年,加碼,我國正式以1/6成員身份加入大洋鉆探計劃;2007年,突破,我國在南海北部成功取得可燃冰樣品。

  困惑重重的開采路

  日本雖從海底可燃冰層成功提取出甲烷,但距離商業化開采仍有大段距離,談類似于“頁巖氣革命”的“可燃冰革命”還為時尚早。

  其實,魅力十足的可燃冰猶如帶刺的玫瑰,讓人歡喜讓人憂。截至目前,如何安全、環保和經濟的開采可燃冰仍是一個困擾世界的難題。各國雖對可燃冰蠢蠢欲動,但大家心里都有一個共同的底線:在沒有找到理想的開采方法解決其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之前,不能像常規一次性礦產資源那樣大量開采可燃冰。

  環境保護和降低成本是開采可燃冰需要解決的兩大難題。貴為清潔能源的可燃冰,一旦開采技術應用不得當,就會導致大量甲烷氣體的瞬間釋放,甲烷是強溫室氣體,其溫室效果20倍于二氧化碳。況且,當甲烷氣體與海水相遇,其氧化作用會消耗大量氧氣,給海洋生物的生存帶來巨大的威脅。成本高昂是開采可燃冰的另一掣肘。任何一種能源,如果沒有經濟性,不能實現商業化開發,就沒有生存空間和發展前途。

  目前,開采可燃冰大致有熱解、降壓和置換三種方法,前兩種方法需要破壞可燃冰的存在條件使其由固態轉化為氣態,開采風險較大。“二氧化碳置換開采法”相對來說更為現實、更具潛力,獲取能源的同時還可以將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封存于海底,可謂一舉兩得。

  要破解環境保護和降低成本這兩大難題,關鍵問題還是技術進步。直到現在,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對可燃冰進行大規模的商業化開采,因為現有的開采技術大都難度大、成本高,并不適合廣泛推廣。

  中國應盡快形成可燃冰試驗開采的技術能力,縮短與世界先進技術之間的差距。具體實施時,在合理借鑒美國和日本的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我國或可采取“先陸地后海洋”的技術路徑,先在陸地永久凍土層形成一套可燃冰開采的技術體系,再去環境更為復雜的海洋去探索。

  開發海底的可燃冰,致力于海洋石油開發的中國海油應成為主力軍。一方面,為降低開采成本,中國海油或能借助現有的海洋石油開采設施進行可燃冰的勘探和開發。另一方面,中國海油在可燃冰開采技術研究方面已經走在全國前列,其“天然氣水合物模擬開采技術”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

  回顧世界能源史便會發現,誰掌握了未來能源,誰就會掌握發展的先機。中國在可燃冰的研究和開采上決不能掉隊,我國應加大研究力度,盡快形成安全環保、成本可控的技術體系,喚醒沉睡海底的可燃冰。

    (張高峰中海油新聞中心能源研究員、華夏能源網特約研究員)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新能源 魅力十足 可燃冰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