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傳出消息,該院技術生物所黃青研究員帶領的團隊,在利用等離子體技術處理水體有害微生物時,發現等離子體放電可高效殺滅藍藻細胞并降解毒素。業內專家評價,這一研究結果對有效處置水體污染、甚至是破解藍藻治理難題提供了重要的實驗基礎和理論依據。
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傳出消息,該院技術生物所黃青研究員帶領的團隊,在利用等離子體技術處理水體有害微生物時,發現等離子體放電可高效殺滅藍藻細胞并降解毒素。業內專家評價,這一研究結果對有效處置水體污染、甚至是破解藍藻治理難題提供了重要的實驗基礎和理論依據。
近年來藍藻水華現象頻發,不僅嚴重影響水體景觀和水體功能,而且藍藻細胞死亡后釋放的微囊藻毒素直接威脅飲用水安全和人類健康。在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科技部“973”項目和中科院“百人計劃”項目資助下,黃青團隊致力于探索殺滅藍藻細胞和降解藍藻毒素的新方法新技術。他們研究發現,等離子體放電是得到低能帶電粒子的一種重要方式,其放電過程產生帶正電的離子和負電的電子,能量可達上千電子伏特,它們與水分子碰撞可以產生活性氧和自由基等,并且伴有紫外線,能氧化降解水中的多種有毒有害物質,是一種高級氧化水處理技術。
專家介紹,水處理研究一般只考慮殺滅藍藻細胞或者去除藍藻毒素,而這項成果在于殺滅藍藻細胞的同時又能把降解去除掉藻細胞釋放的毒素。同時,研究闡明了其中的物理化學過程,這為藍藻水華的有效處置提供了理論參考,也為水體其他污染物的處理帶來了新的思路和借鑒。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