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出所料,日本政府開始再次推動核能建設。令人意外的是,這也許將利好中國,雖然其程度并不高。4月11日,日本政府在內閣會議上通過了《能源基本計劃》,將核電定位為“重要的基荷電源”,并寫明推動核電站重啟的方針。
不出所料,日本政府開始再次推動核能建設。令人意外的是,這也許將利好中國,雖然其程度并不高。4月11日,日本政府在內閣會議上通過了《能源基本計劃》,將核電定位為“重要的基荷電源”,并寫明推動核電站重啟的方針。
該能源基本計劃為日本政府在大地震與福島核事故后制定的首例。自2011年3月福島核電事故發生以來,日本各界廣泛反對繼續使用核電。但在2012年底上任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明確表示,他將重啟安全的核反應堆。該計劃的出臺,意味著日本已經徹底推翻了此前野田政權提出的“2030年零核電”目標。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周修杰認為,日本大規模重啟核電的決心似乎非常堅定,長期以來日本對核電的依賴度很高,若要完全封殺核電項目的可能性不大,日本政府對核電產業的政策很難有前瞻性和持續性,這由日本自身能源稟賦和消費結構所決定。不過,日本能源政策的調整對中國非常有利,核電重啟與否中國若能抓住機遇都將獲得不小收益。
核電重啟:日本核電重啟意味著其對海外進口能源的依賴度有所下降,煤炭、天然氣首當其沖,尤其是天然氣發電可能會受到不小打擊。亞洲天然氣進出口格局也會產生一定變化,而中國近年來對進口天然氣的依賴度日益攀升,天然氣價格也呈現水漲船高的態勢,日本進口天然氣放緩有利于緩解亞太地區供需矛盾,天然氣價格上漲力度會有所下調。
核電不重啟:如果日本堅持無核化的基本方針,則必然會大規模發展火電、天然氣、水電等常規能源利用方式,且進一步加強風電和光伏行業的投資力度,這從去年日本光伏裝機容量的增幅便可看出。一旦日本光伏和風電產業大規模發展,其對光伏風電設備的需求量勢必大增,而我國光伏企業則光伏設備制造方面的優勢明顯,占領日本市場并非難事。
中投顧問《2014-2018年中國新能源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中國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方面已經取得顯著進展,技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產業化已初具規模。生物質能、核能、地熱能、氫能、海洋能等新能源發展潛力巨大,近年來得到較大發展。為適應節能減排要求,混合動力車、純電動汽車、燃料電車等新能源汽車已成為汽車業的重要發展方向。
新能源作為國家加快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將為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和產業基礎。國家已經出臺和即將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將為新能源發展注入動力。隨著投資新能源產業的資金、企業不斷增多,市場機制的不斷完善,“十二五”期間新能源企業將加速整合,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前景樂觀。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