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裝備制造是與石化投資高度正相關的行業,投資熱則設備供需兩旺。“十二五”開局之年,石化裝備制造業的運行態勢可以概括為“整體走勢相對平穩,增速相比上年有所下滑,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高端化發展亮點頻呈”。
2011年,石油和化工行業固定資產投資1.43萬億元,同比增長23.4%。其中,化學工業投資9601.26億元,增長28.1%;煉油投資1472億元,增長14.7%;油氣開采投資2720.35億元,增長12.2%。由于石化行業的投資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有力地拉動了設備的需求,為石化裝備制造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土壤。
據中國石化聯合會的統計數據,2011年,石化專用設備制造業累計工業總產值2744.2億元,同比增長32.8%,雖然相比于上年40%~50%的增速有所回落,但在整個機械工業中增速回落幅度是比較小的,尤其是像石油鉆采設備及空分設備等的需求保持旺盛,成為一年來機械工業發展中的亮點。
據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蔡惟慈介紹,在2011年國內外經濟環境明顯趨緊的大背景下,前10個月機械工業經濟增長速度雖在逐月回落,但依然處于穩定增長區間。列入統計的119種主要產品中,105種產品的產量同比增長,占品種數88%。其中,煉油和化工專用設備、鼓風機、燃氣輪機等產品的產量截至前三季度末就已超過上年全年水平,取得這樣的成績是難能可貴的。
與此同時,石化裝備制造行業結構調整優化穩步推進,并取得了諸多重要成果,產品向高端升級的步伐加快,一批高技術含量的重大核心設備實現國產化。比如,天然氣長輸管線加壓站設備國產化取得突破,而在此之前西氣東輸一線、二線的此類設備基本全靠進口;配套用壓縮機、拖動電機、變頻裝置和管線閥門也都已經研制成功,實現了國產化,并進入試運行階段。
去年上半年, 我國首個第六代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海洋石油981”在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出廠,并于年底交付使用,為我國油氣勘探開發走向深海奠定了工程裝備技術基礎。
9月下旬,由天華化工機械及自動化研究設計院自主研發、設計、制造的年產400萬噸粗對苯二甲酸/精對苯二甲酸的蒸汽回轉干燥機組在南京下線,創下世界規格新紀錄。它填補了聚酯領域國內大型裝置關鍵設備的空白,可使石化行業的干燥設備采購成本降低50%,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11月,由兗礦集團有限公司和華東理工大學共同承擔的國家“863”課題——日處理2000噸煤新型水煤漿氣化技術,在江蘇靈谷化工有限公司通過了由中國石化聯合會組織的72小時連續運行現場考核。該技術催生了目前全國單臺煤氣化爐規模最大的水煤漿氣化裝置。
年底,天然氣長輸管道三大關鍵設備——20兆瓦級電驅壓縮機組、30兆瓦級燃驅壓縮機組、高壓大口徑全焊接球閥全部實現國產化,標志著中國長輸管道制造和建設水平跨入世界先進行列。
蔡惟慈指出,當前機械工業面臨發展的壓力:增長速度普遍回落;成本劇增,利潤增幅回落明顯快于產銷;需求趨緩,產能膨脹,惡性競爭愈演愈烈;外需不振,出口增速正逐月回落;進口高速增長,外資進入勢頭猛,國內訂單被大量分流。這表明,前幾年機械工業賴以存生的粗放式發展環境正在消失,只有堅持推進結構調整、加快轉型升級,機械工業才有望繼續實現較長時間的穩定增長。今后一段時期,必須實施主攻高端、夯實基礎、創新驅動、兩化融合、綠色為先五大戰略,努力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著力在高技術含量、高質量、高附加值的方向上有所突破,力爭實現由大到強的跨越。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