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環保廳和省經信委日前聯合下文,就化工、印染、造紙、制革4個行業的整治和提升提出了具體的實施方案及驗收標準,同時出臺的還有《浙江省印染、造紙、制革、化工企業環保長效管理辦法》。對于化工行業,浙江省提出了分3個階段實施整治,將環保工作和產業政策結合,聯手推進企業轉型提升的行動方案。
第一階段為2012年底前,各地先進行排查,并制定各自的具體實施方案。按照“關停淘汰一批、整合入園一批、規范提升一批”原則,對所有企業進行梳理,逐家明確整治要求和整治進度。第二階段為2013年9月底前,列入淘汰關停范圍的企業、生產線全部淘汰關停到位;對其他所有不符合整治標準的企業全面實施限期整改;2013年底前,所有擬原地保留的企業完成整治并通過驗收。第三階段為2015年底前,列入搬遷的企業基本實現搬遷入園(工業聚集區)整合發展。
方案特別提出,2015年6月底前,寧波臨港石化產業區域、德清鐘管工業功能區、浙江杭州灣上虞工業園區、浙東南化學原料藥基地作為全省化工行業整治示范區,率先通過整治驗收。2015年底前,現有化工企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在2010年基礎上下降30%以上,單位產品能耗明顯下降,有化工企業的縣(市、區)全部通過整體驗收。按照方案,到2015年,浙江省非專業園區以外除保留少數經政府部門認定的標桿式企業外,原則上所有化工企業都要搬遷入園整合發展,并為入園企業設置了較高的能耗和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標準。
為加快化工行業轉型升級,方案對于優化產業布局也提出了明確的調整方向:借助臨港產業發展優勢,將繼續推進煉化一體化項目,適度發展烯烴原料輕質化、多元化,擇優發展高檔合成樹脂、合成橡膠、聚酯、聚氨酯、特種纖維、聚碳酸酯、有機化工原料等產業鏈;同時支持發展高端專用精細化學品,優化傳統精細化工產業結構,全面提升精細化工行業技術裝備水平;加快發展工程塑料、特種橡膠和功能性聚合物膜材料等高分子材料,打造高端氟化工和有機硅新材料特色產業優勢。在“減量置換”的原則下,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整合不規范企業。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