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出口產品中,勞動密集型產品仍然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占據主導地位,同時,也應該看到由于各種原因,勞動密集型出口截止閥產品的優勢正在緩慢減弱。中國閥門業要想有長遠的發展,必須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既要繼續充分發揮傳統閥門產業的優勢,又要大力發展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和新興產業,以推動閥門產業的升級。
目前,我國閥門行業還是以量的擴張為主,形成了在國際市場中同一水平上的過度競爭,要改變這一發展方式,就要堅持創新的理念,在產品開發與技術改造方面創新,可以積極與科研單位、高等院校進行聯合,共同開發新產品項目,努力開拓國內外市場,進而克服數量型增長,提升產品檔次,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注重自主品牌建設,以提升我國閥門企業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提高抗風險能力與自身的“議價”能力,進而增強閥門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競爭力。
目前缺乏專業人才已成為制約我國閥門行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走內部開發和外部引進相結合的道路。一方面,可加強對企業現有員工的短期培訓,以改善現有的人力資源狀況;另一方面,通過各種途徑引進高素質行業人才,提升我國閥門行業的智力資本因素。
我國閥門業多以中小企業為主,短時間內難以與歐美大公司競爭,這就更要充分發揮產業集群所具有的群體競爭優勢,利用集群所特有的專業化分工與相互協作功能,加強全行業自身的競爭力,在全球化的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加大對重大基礎設施、企業技術改造和自主創新、節能減排、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出臺一些有效政策,促使企業發展中國閥門品牌,幫助企業進行新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如建立“創新補償機制”,通過實施稅收減免優惠以補償企業用于研發的成本投入;對產品創新企業簡化審批手續、提供技術咨詢等服務。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進而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