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
單分子單納米催化研究首次成功電化學失活機理(2016-05-25)
近日,中科院長春應化所接受采訪,該所電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徐維林課題組圍繞異相催化劑催化活性及穩定性問題展開單分子單納米粒子水平研究,發現了一系列新的催化現象。 徐維林課題組基于熒光…[詳情]
新疆天文臺在冷云核復雜有機分子形成理論研究中取得進展(2016-04-15)
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研究員常強利用微觀—宏觀蒙特卡洛模擬方法,在冷云核復雜有機分子形成方面取得進展,研究成果發表于國際期刊《天體物理學雜志》(APJ,2016,819-145)?!?a href='http://www.tupvw34.cn/news/d175169.html' target='_blank' class='iii'>[詳情]
中國科大實現分子間相干偶極耦合的實空間直接觀察(2016-04-11)
最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單分子科學團隊教授董振超研究小組利用納腔等離激元增強的亞納米空間分辨的電致發光技術,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在單分子水平上對分子間偶極耦合的直接成像觀察,從實空間上展示…[詳情]
光合細菌分子自組裝捕光天線相干激子態傳能機制研究獲進展(2016-03-24)
顧城給世人留下了著名詩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把這句話用在古老的光合細菌綠硫菌身上也十分妥帖。人眼對可見光的響應達到單光子量級,而依靠光合作用為生的綠…[詳情]
長春應化所在單分子單粒子催化研究方面獲進展(2016-03-23)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電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徐維林課題組圍繞異相催化劑催化活性及穩定性問題展開單分子單納米粒子水平研究,發現了一系列新的催化現象。 基于熒光單分子單納米粒子催化…[詳情]
金黃色葡萄球菌WalKR雙組份系統結構與信號分子研究獲進展(2016-03-21)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一種極具危害性的人類病原菌,具有較高的致死率。近年來,耐藥性菌株的大規模流行更加劇了治療的難度。目前,治療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常用方法為抗生素治療。其中一大類抗生素,例如…[詳情]
合肥研究院在功能生物大分子檢測和成像研究中取得進展(2016-03-17)
近兩年,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技術生物與農業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員張立云課題組圍繞分子探針技術在功能生物大分子檢測和成像方面開展了一系列研究。近日,課題組的研究結果刊載在英國皇家學…[詳情]
沸石分子篩研究獲突破(2016-03-17)
吉林大學化學學院教授于吉紅研究團隊近日在沸石分子篩材料的研究中獲突破性成果,研究首次發現羥基自由基存在于沸石分子篩的水熱合成體系中。 據了解,由于羥基自由基對分子篩形成過程中硅鋁酸鹽…[詳情]
天津飛旋科技研發的磁懸浮分子泵填補了國內在該領域空白(2016-03-15)
磁懸浮分子泵國產化及系列化一直是國內面臨的難題。近日,天津飛旋科技研發有限公司研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兩款磁懸浮分子泵,經技術鑒定被認定為國際先進。這在填補了國內在該領域空白的同時,也…[詳情]
上海藥物所發現非編碼MiRNA全新分子調控機制(2016-03-10)
MicroRNAs(MiRNAs)是近年來RNA生物學領域中的重大發現。它是一類平均長度只有22個核苷酸的小分子非編碼RNA。在人類中表達的MiRNA有一千多種,人體中60%的基因都可能被其調節。MiRNA對靶基因的調節參…[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