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
我國環境監測產業鏈逐步形成 2020年投資達900億元(2017-06-05)
監事權上收之后,環境監測將會出現什么變化呢?據媒體此前報道,一位地方環保監測中心負責人介紹,每個水環境自動監測站點建設成本超過100萬元,每年的運營成本在14萬到15萬元之間。這也意味著,僅就水…[詳情]
我國通用核儀器領域首個國際標準正式生效發布(2017-06-05)
近日,從國際標準化組織IEC(國際電工委員會)獲悉,由中核集團主導制定的我國通用核儀器領域首個國際標準——無損檢測用電子直線加速器標準英文版、法文版等正式生效發布(IEC62976:2017Edition1.0(20…[詳情]
我國首個公益性無居民海島海洋環境自動觀測站建成(2017-06-05)
【中國儀表網儀表產業】6月1日,從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獲悉,5月27日,樂清沙港頭海洋自動觀測站建設項目在浙江溫州通過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組織的驗收。 浙江溫州市樂清灣沙港頭扁鰻嶼,是我國第一個確…[詳情]
我國成功掌握機載三維掃描技術(2017-06-05)
經過不斷摸索和試驗,我國日前已成功掌握機載三維掃描技術,這標志著我國在三維掃描領域躋身國際一流水平。 5月27日從正在成都舉行的第二屆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國際論壇上獲悉,三維激光掃描技術是利…[詳情]
我國3D打印高性能墨水材料取得突破進展(2017-05-27)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表界面研究團隊在3D打印高性能墨水材料方面取得突破進展。他們發展了3D打印高性能聚酰亞胺光敏樹脂,其優異的綜合性能使高精度、高耐熱性、高強…[詳情]
我國將著力打造三大世界級機場群(2017-05-27)
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馮正霖25日表示,中國民航將進一步推進民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打造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世界級機場群。在25日舉行的中國民航發展論壇上,馮正霖表示,“十一五”以來,城市群…[詳情]
中科院利用寬幅高光譜微納衛星對我國地表進行三次高光譜成像(2017-05-25)
【中國儀表網儀表產業】淺綠色的是農田,深綠色的是森林,棕色的是裸土——這是用高光譜微納衛星宏觀監測拍攝的波蘭地圖。 日前,由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自主研制的兩顆寬幅高光譜微納…[詳情]
我國通用核儀器領域首個國際標準正式生效發布(2017-05-24)
從國際標準化組織IEC(國際電工委員會)獲悉,為提高標準質量,包括標準的系統性、可讀性和可操作性,充分發揮標準的作用,為通用核儀器的生產開發、檢驗測試、質量保證和實現“三化”服務,由中核集團主導…[詳情]
我國建成自主集成電路制造技術體系(2017-05-24)
成功研制14納米刻蝕機等高端設備—— 如今,濃縮在小小芯片上的集成電路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電腦、手機、家電、汽車、機器人等各種產品都離不開集成電路。沒有集成電路產業的支撐,信息社會就失去了…[詳情]
中國裝備建功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成功(2017-05-23)
由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在南海神狐海域實現連續8天穩定產氣,試采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了我國天然氣水合物開發的歷史性突破。5月18日,國土資源部在試采海上平…[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