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成都生物所在秸稈發酵制氫研究中獲進展(2016-05-03)
人類生產生活所用的燃料先后經歷了薪柴、煤炭、石油、天然氣等過程,從發展規律中可以看出,燃料的氫碳比逐漸提高,這預示著未來能源將可能以無碳的氫能為主。氫是一種清潔的能源,制備來源廣泛,其中發…[詳情]
新版區域氣候模式RegCM4.4中最佳對流參數化方案選擇研究獲進展(2016-05-03)
積云對流參數化方案對氣候模式的模擬性能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其主要通過內部的感熱、潛熱及動量輸送等來影響大尺度環流。中國位于東亞季風區,氣候復雜多變,積云對流參數化的正確選擇對于使用數值…[詳情]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建設長沙基地 助力計量科技創新(2016-05-03)
2016年4月28日,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湖南長沙舉行。此舉將為國家軍民融合戰略實施提供計量技術保障。 根據協議,合作各方將利…[詳情]
“大型流體機械節能技術研究與應用”通過驗收(2016-05-03)
4月27日下午,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組織專家對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承擔的“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大型機電裝備綠色節能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大型流體機械節能技術…[詳情]
能動學院工業泵研究所和大連四方電泵成功研制新型大功率高溫高壓屏蔽電泵(2016-04-29)
近年來,蘭州理工大學能動學院磁性物理與磁技術研究所和工業泵研究所,立足能動學院流體機械相關學科的優勢和特色,結合國家船舶和核電裝備發展對自主核心技術的需求,重點圍繞新型高性能磁力泵、特…[詳情]
光電所在共孔徑寬光譜紅外雙波段消熱差光學系統研究中獲進展(2016-04-29)
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應用光學研究室廖勝課題組在共孔徑寬光譜紅外雙波段消熱差光學系統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提出了一種共用光路部分為透鏡和反射鏡相結合,利用二色分光鏡實現分光探測成像,通…[詳情]
合肥研究院在超薄納米材料增強As(III)檢測電分析行為研究中獲進展(2016-04-29)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劉錦淮和黃行九領導的課題組在超薄納米材料增強As(III)檢測電分析行為方面取得新進展。該工作對于揭示As(III)在超薄納米材料上的電化學行…[詳情]
正泰儀表等153家省級企業研究院認定成功(2016-04-29)
4月21日,浙江省科學技術廳聯合發改委、經信委發布了2016年省級企業研究院認定最新結果,確定“浙江正泰儀表量測技術研究院”、“浙江晨泰能源計量研究院”等153家企業研究院為省級企業研究院。…[詳情]
合肥研究院在納米材料高通量生物毒性檢測方法研究中獲進展(2016-04-28)
隨著納米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型納米材料不斷出現并迅速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因此,發展快速、高通量的生物檢測手段對納米毒性的快速安全評估極為重要。流式細胞術是毒理學檢測的常用技術,具有…[詳情]
合肥研究院在酚醛碳泡沫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2016-04-28)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應用技術研究所先進材料中心在開孔酚醛碳泡沫的電磁屏蔽性能方面取得新進展,在閉孔電絕緣性能的酚醛泡沫復合泡沫基體上獲得具有三維開孔結構的復合碳泡沫材料…[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