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沈陽自動化所類生命機器人研究取得進展(2017-12-05)
近日,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微納米課題組在類生命機器人領域取得的最新成果,以SimultaneousMeasurementofMultipleMechanicalPropertiesofSingleCellsUsingAFMbyIndentationandVibration為…[詳情]
研究人員為鎂離子電池找到了一種高效的固態電解質(2017-12-05)
雖然我們隔三差五就能聽到有關“電池技術突破”的新聞,但鋰離子電池依然是當前使用最廣、綜合表現最佳的選擇。不過最近,麻省理工博客里實驗室和阿貢國家實驗室的一支研究團隊,已經開發…[詳情]
研究人員為鎂離子電池找到了一種高效的固態電解質(2017-12-01)
雖然我們隔三差五就能聽到有關“電池技術突破”的新聞,但鋰離子電池依然是當前使用最廣、綜合表現最佳的選擇。不過最近,麻省理工博客里實驗室和阿貢國家實驗室的一支研究團隊,已經開發…[詳情]
大連化物所硅鋁分子篩可控后處理方法研究獲進展(2017-12-01)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低溫分子篩酸堿催化與精細化學品合成創新特區研究組黃聲駿團隊在硅鋁分子篩性質可控調整研究中,首次實現了“脫鋁”—“脫硅”過程的橋接…[詳情]
研究人員為鎂離子電池找到了一種高效的固態電解質(2017-12-01)
雖然我們隔三差五就能聽到有關“電池技術突破”的新聞,但鋰離子電池依然是當前使用最廣、綜合表現最佳的選擇。不過最近,麻省理工博客里實驗室和阿貢國家實驗室的一支研究團隊,已經開發…[詳情]
寧波材料所金屬三維微結構制造與測試研究獲系列進展(2017-11-30)
器件小型化是現代工業和高技術產業未來發展的趨勢之一。作為近30來全球先進制造領域的一項新型數字化成型制造技術,增材制造(3D打印)在快速成型、精確定位、直接構筑傳統加工技術無法實現的高深寬比…[詳情]
中國科大非晶固體負載不穩定性研究取得進展(2017-11-29)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徐寧、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AndreaJ.Liu與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SidneyR.Nagel合作,在非晶固體特別是Jammed固體和玻璃態的振動特性研究中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最近,在…[詳情]
合肥研究院銅基薄膜太陽能電池材料缺陷研究獲進展(2017-11-29)
銅鋅錫硒(CZTSe)的組成元素在地球中儲量豐富且無毒,通過少量硫取代硒,其帶隙可以實現在1.0-1.5eV之間調節,是具有優勢的低成本薄膜太陽能電池材料。目前,CZTSe最高效率只有12.6%,遠低于其姊妹化合…[詳情]
福建物構所柔性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研究取得進展(2017-11-29)
相對于剛性金屬有機框架(MOF)料,柔性MOF材料具有永久多孔性和結構多樣性等特點,而且該類材料可以在保持自身晶態的同時亦可對外界的熱、聲、光、電等刺激做出響應。由于具有小孔與大孔結構(或無孔到…[詳情]
物理所在石墨烯上錳磁性原子間自旋交換作用及其調制研究中獲進展(2017-11-29)
納米尺度的磁性小團簇(由數個原子組成)是構建納米磁性器件和自旋電子器件的基本單元,也是研究磁性原子間自旋交換相互作用的理想體系。如何在原子尺度上直接測量和研究兩個磁性原子間的自旋耦合強…[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