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三峽滑坡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納入國家科技平臺建設(2017-07-05)
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是國家研究試驗基地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和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內容。近日,科技部和財政部聯合發文,正式將三峽大學“湖北長江三峽滑坡國家野…[詳情]
德國青年研究獎頒布 移動空氣污染度測量站獲關注(2017-07-04)
【中國儀表網儀表產業】近日,德國教研部為進入2017年聯邦“青年研究”競賽決賽的178位科研青年后備頒獎。他們的研究創意來自七個專業領域:勞動世界、技術、數學/信息學、物理、生物、化學以及…[詳情]
石墨烯太赫茲外差混頻探測器研究獲進展(2017-07-03)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十三研究所專用集成電路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與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納米器件與應用重點實驗室再次合作,在高靈敏度石墨烯場效應晶體管(G-…[詳情]
福建物構所鑭系金屬分子容器配位自組裝研究獲進展(2017-07-03)
鑭系功能配合物在熒光探針、造影劑、磁性、超導材料等領域展現了良好的應用前景。與過渡金屬相比,鑭系金屬離子的配位數和配位構型都復雜多變且難于控制,從而給具有特定分子組成和幾何構型的鑭系功能…[詳情]
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鉛基工程實驗反應堆”獲成功(2017-07-03)
6月25日,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任務局在合肥組織專家對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研制的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A類)“未來先進核裂變能——ADS嬗變系統”鉛…[詳情]
中科院石墨烯太赫茲外差混頻探測器研究獲進展(2017-07-03)
近期,中科院在石墨烯太赫茲外差混頻探測器研究方面取得進展,實現了外差混頻和分諧波混頻探測,最高探測頻率達到650GHz,利用自混頻探測的響應度對外差混頻和分諧波混頻的效率進行了校準,相關成果…[詳情]
高靈敏度石墨烯太赫茲外差混頻探測器研究獲進展(2017-07-03)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十三研究所專用集成電路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與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納米器件與應用重點實驗室再次合作,在高靈敏度石墨烯場效應晶體管(G-…[詳情]
合肥研究院響應性聚合物柔性能量轉換器研究獲系列進展(2017-06-28)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激光技術中心研究員方曉東課題組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授馬明明課題組合作,利用響應性聚合物,設計了濕度驅動并且磁場控制…[詳情]
寧波材料所等在全固態鋰硫電池研究方面取得進展(2017-06-28)
鋰硫電池被認為是最有發展潛力的下一代高能量密度儲能器件之一,其正極材料單質硫的理論比容量和比能量可高達1675mAh/g和2567Wh/kg,是目前商用鋰過渡金屬氧化物正極的五倍。然而,傳統鋰硫電池的安…[詳情]
上海硅酸鹽所在氟基儲能材料研究中取得進展(2017-06-28)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研究員李馳麟帶領的團隊在氟基儲能材料研究中取得新進展,他們首次提出立方鈣鈦礦相可用于高倍率儲鈉電極,在不顯著改變配體鏈接方式的情況下,僅通過操縱通道填充…[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