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高靈敏度石墨烯太赫茲外差混頻探測器研究獲進展(2017-07-03)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十三研究所專用集成電路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與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納米器件與應用重點實驗室再次合作,在高靈敏度石墨烯場效應晶體管(G-…[詳情]
合肥研究院響應性聚合物柔性能量轉換器研究獲系列進展(2017-06-28)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激光技術中心研究員方曉東課題組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授馬明明課題組合作,利用響應性聚合物,設計了濕度驅動并且磁場控制…[詳情]
寧波材料所等在全固態(tài)鋰硫電池研究方面取得進展(2017-06-28)
鋰硫電池被認為是最有發(fā)展?jié)摿Φ南乱淮吣芰棵芏葍δ芷骷唬湔龢O材料單質硫的理論比容量和比能量可高達1675mAh/g和2567Wh/kg,是目前商用鋰過渡金屬氧化物正極的五倍。然而,傳統(tǒng)鋰硫電池的安…[詳情]
上海硅酸鹽所在氟基儲能材料研究中取得進展(2017-06-28)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研究員李馳麟帶領的團隊在氟基儲能材料研究中取得新進展,他們首次提出立方鈣鈦礦相可用于高倍率儲鈉電極,在不顯著改變配體鏈接方式的情況下,僅通過操縱通道填充…[詳情]
新型碳氮材料的儲能應用與空間限域的自催化制備研究獲進展(2017-06-28)
最近,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與浙江大學、北京大學等合作,成功制備出一種新型導電碳氮化合物。該材料具有豐富介孔和微孔結構,氮含量高達~15at%,優(yōu)異導電性為>2Scm−1,在應用于超級電…[詳情]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環(huán)境監(jiān)測關鍵計量標準及技術研究過驗(2017-06-27)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以下簡稱“支撐計劃”)面向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的重大科技需求,落實《綱要》重點領域及優(yōu)先主題的任務部署,以重大工藝技術及產(chǎn)業(yè)共性技術研究開發(fā)與產(chǎn)業(yè)化應用示范為重…[詳情]
中科院王庶民研究團隊在量子阱激光器方面取得新進展(2017-06-27)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tǒng)與信息技術研究所鎵砷鉍(GaAsBi)量子阱激光器研究取得新進展。研究員王庶民領導的研究團隊采用分子束外延方法生長了鎵砷鉍量子阱材料,并成功制備出目前發(fā)光波長最長(1…[詳情]
德國13家研究所啟動“微電子與納米電子研究”項目方案(2017-06-27)
德國弗勞恩霍夫協(xié)會的11家研究所和萊布尼茨學會的2家研究所近日共同制定并啟動了跨地區(qū)“微電子與納米電子研究工廠”的項目方案。德國教研部為該項目方案提供經(jīng)費支持,弗勞恩霍夫協(xié)會…[詳情]
三維石墨烯超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2017-06-27)
近日,蘭州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在三維石墨烯超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先后在國際材料工程領域頂級刊物AdvancedMaterials發(fā)表論文2篇,在美國化學學會旗下材料科學Top期刊ACSAppliedMateria…[詳情]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光電子光離子符合技術應用研究獲進展(2017-06-27)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安光所張為俊研究員課題組應用同步輻射光電子光離子符合技術,在正丁烷分子熱解化學反應機理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光電子光離子符合技術(Ph…[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