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展
光電所在視頻圖像無損壓縮研究方面取得進展(2016-05-04)
隨著空間探索、深空探測等對圖像質量和傳輸條件的要求變得越來越苛刻,圖像壓縮成為一項關鍵技術。特別是對于一些珍貴圖像以及需要被用于視覺測量等的圖像來說,常規的有損壓縮會帶來圖像質量的損失…[詳情]
常外事件最新進展:環保組織要求三企業承擔環境修復費用(2016-05-03)
就江蘇常州“毒地污染事件”,環保組織自然之友工作人員及代理律師在4月29日正式向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遞交了環境公益訴訟立案材料。 自然之友請求,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令被告江蘇常…[詳情]
合肥研究院在二氧化釩紅外調控研究中取得進展(2016-05-03)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納米室研究人員在熱致相變二氧化釩納米材料的紅外調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通過將二氧化釩與透明導電材料復合,實現了對紅外光透過率的主動和動態…[詳情]
成都生物所在秸稈發酵制氫研究中獲進展(2016-05-03)
人類生產生活所用的燃料先后經歷了薪柴、煤炭、石油、天然氣等過程,從發展規律中可以看出,燃料的氫碳比逐漸提高,這預示著未來能源將可能以無碳的氫能為主。氫是一種清潔的能源,制備來源廣泛,其中發…[詳情]
新版區域氣候模式RegCM4.4中最佳對流參數化方案選擇研究獲進展(2016-05-03)
積云對流參數化方案對氣候模式的模擬性能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其主要通過內部的感熱、潛熱及動量輸送等來影響大尺度環流。中國位于東亞季風區,氣候復雜多變,積云對流參數化的正確選擇對于使用數值…[詳情]
光電所在共孔徑寬光譜紅外雙波段消熱差光學系統研究中獲進展(2016-04-29)
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應用光學研究室廖勝課題組在共孔徑寬光譜紅外雙波段消熱差光學系統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提出了一種共用光路部分為透鏡和反射鏡相結合,利用二色分光鏡實現分光探測成像,通…[詳情]
合肥研究院在超薄納米材料增強As(III)檢測電分析行為研究中獲進展(2016-04-29)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劉錦淮和黃行九領導的課題組在超薄納米材料增強As(III)檢測電分析行為方面取得新進展。該工作對于揭示As(III)在超薄納米材料上的電化學行…[詳情]
第二十屆“世界核電技術新進展”報告大會綜述(2016-04-29)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世界核電已經到了推廣第三代孕育第四代的階段。如何看待核電未來的發展,如何以更開放、更融合的眼光看待世界核電生態,成為了全球核領域共同關注的命題。 日前,在第二十屆太…[詳情]
合肥研究院在納米材料高通量生物毒性檢測方法研究中獲進展(2016-04-28)
隨著納米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型納米材料不斷出現并迅速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因此,發展快速、高通量的生物檢測手段對納米毒性的快速安全評估極為重要。流式細胞術是毒理學檢測的常用技術,具有…[詳情]
合肥研究院在酚醛碳泡沫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2016-04-28)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應用技術研究所先進材料中心在開孔酚醛碳泡沫的電磁屏蔽性能方面取得新進展,在閉孔電絕緣性能的酚醛泡沫復合泡沫基體上獲得具有三維開孔結構的復合碳泡沫材料…[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