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4萬平方米,相當于兩個足球場大小的場地上,兩臺高聳的打樁機正奮力地轟鳴著,將一根根預制的鋼筋混凝土樁壓入地下。4月21日,在上海石化廠區西部的一塊預留空地上,投資1.2億元,一年可處理2190萬立方米的污水處理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工建設。項目建成后,意味著相當于1.5個杭州西湖的污水可得到優質處理。
此污水非彼污水,此污水可養魚
據上海石化環保水務部副經理倉一華介紹,此次開工建設的項目叫“外排污水提標升級改造項目”,是上海石化2015年“碧水藍天”計劃的一項重要內容,旨在讓上海石化向外排放的污水更加干凈環保,實現總量減排。
“外排污水中的化學需氧量(COD)、氨氮、總氮、總磷以及色度等污染物得到深度去除后,所排‘污水’用來養魚也毫無壓力。”倉一華說。
該項目預計在2015年11月底建成中交,正式投用后,上海石化外排污水將全部達到《上海市污水排放綜合標準》規定的一級標準,提前兩年完成上海市的污水治理要求。
據介紹,該項目分老裝置改造和新增提標段兩個主要部分。在老裝置改造中插入了高性能的芯片--高效低氧生物處理 (EBIS)工藝。該工藝將污水處理的一系列工序集中在一個池子里完成,在節約土地使用的同時,其獨特的微生物技術和低溶解氧控制技術,不僅能大幅提升COD、氨氮等指標的去除率,而且能將廢水中總氮同步去除,避免傳統污水處理總氮處理不穩定、物耗高等問題。同時,在新建的提標段中,將采用中石化示范工藝——“高效氣浮+臭氧催化+曝氣生物濾池”組合工藝,以確保各類污染物穩定達標。
據測算,該項目建成投用后,上海石化COD、總氮和總磷的排放總量每年可減少372噸、43.8噸和16噸,年減排量在20%以上。
污水也是資源,努力提高回用率
在確保污水清潔排放的同時,上海石化也努力將污水回收再用,減少排放。
在“外排污水提標升級改造項目”開工建設之前,上海石化污水的回用工作已于去年12月份取得了重大進展。當時,該公司“污水深度處理及回用工程二期項目”建設完成并投入試運行。
“污水深度處理及回用工程二期項目”一年可回用污水876萬立方米,它將上海石化的污水回用率從5%提升到32%。由于該項目采用二級生化后的深度處理工藝流程,出水中的COD(化學需氧量)濃度降至50毫克/升以下,以前只能用作消防水、灌溉水、沖刷水的回用水,升級成為可供裝置生產使用的工業水。
本次開建的“外排污水提標升級改造項目”規模達2190萬立方米,再加上去年投用的“污水深度處理及回用工程二期項目”,合計達到3066萬立方米,相當于2個杭州西湖。
今年4月,國務院正式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又稱“水十條”)提出,到2020年,全國水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污染嚴重水體較大幅度減少,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續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嚴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劇趨勢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穩中趨好,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水生態環境狀況有所好轉。
作為長三角區域的一家大型煉油化工企業,上海石化今后將努力做好減排工作,為杭州灣水域水質提升貢獻力量。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