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重慶市自動化與儀器儀表學會對通過第四屆“重慶市自動化與儀器儀表學會科技成果獎”評審委員會評審的獲獎項目進行公示,包含重慶大學申報的“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及其應用”項目和重慶川儀特種閥門修造有限公司申報的“低溫高壓鑄造球閥”項目。
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目前的發展正方興未艾,已經成為世界電氣工程屆廣泛關注的領域。自2002年開始,重慶大學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研究所就開始專注致力于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的理論技術研究與開發工作。2005年以來,長期與新西蘭奧克蘭大學等世界知名高校開展該技術領域密切合作,產出大量的理論技術成果,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完整的理論與技術體系、成套的工程技術和產品開發能力。
去年12月,以重慶大學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研究所與新西蘭奧克蘭大學為主要支撐申報的“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獲得國家科技部的專家認定。這是我國無線電能傳輸技術領域的第一個國際合作基地,無疑對于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的發展和推廣應用,提供了一個具有國際視野、更高水準的國際性合作研發平臺。
“低溫高壓鑄造球閥”是由重慶川儀自主研制的項目,已經通過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組織的專家組驗收。重慶川儀特種閥門修造公司在研制過程中先后攻克了低溫狀態下內部零件收縮量難易控制;閥門外漏、內漏;閥門開關控制;安全使用壽命;閥門使用安全性等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點。在產品結構設計上大膽創新,閥桿密封采用自緊的二重填料結構形式;閥體和閥蓋止口采用自補償密封機構設計;閥座密封面為寬圓弧面,與球體弧面吻合;球體采用特殊幾何設計,具有承重式結構設計。研制成功后還分別經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強度試驗,雙向氣、液密封試驗和低溫雙向氣密封試驗,各項技術參數均達到國家相關標準要求。
該閥門的成功研制標志著川儀在投身國家重大技術裝備領域中再次取得進展,在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層面也具有重大意義。
附獲獎名單:
二等獎一項:
項目名稱: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及其應用
完成單位:重慶大學
項目主研人員:戴欣、蘇玉剛、王智慧、唐春森、葉兆虹
三等獎一項:
項目名稱:低溫高壓鑄造球閥
完成單位:重慶川儀特種閥門修造有限公司
項目主研人員:王莉、狄啟騰、艾少平、黃興富、毛鑄鋒、李松嶺、朱軍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