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趨勢
5月分層措施實施在即,新三板在4月迎來了歷史最大的掛牌潮,當月多達32家環保企業上板交易。新三板環保企業總數已超過250家,占新三板近7000家企業總數的3.5%。A股方面,沉寂已久的環保企業IPO進程也開始有所進展。
雖然4月證監會發行獲批的兩批企業中依然沒有環保公司的身影,但本月有兩家排隊已久的擬上市環保公司進入預審前的預披露更新狀態,這也是繼去年被否的天達環保之后再次有沖擊IPO的環保企業到達這個位置。兩家企業分別是從事水處理工程和運營業務的江蘇鵬鷂環保以及膜技術公司廈門三達膜環境。
巧的是,兩家公司都有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后退市的經歷。從目前的情況來看,2016第一家IPO成功的環保企業極有可能在兩家企業中誕生。
德藍股份:成也?困也?邊遠區域的環保市場價值。本月掛牌新三板的德蘭股份全稱為新疆德藍股份有限公司,這家來自新疆的企業總部位于烏魯木齊。雖然位于較為偏遠的西北地區,但其2.97億元的總資產,83項專利申請以及34項專利授權,2015年1.6億元的營收以及402萬的凈利潤在所有新三板環保企業中都可謂不俗。
事實上,這家企業是近年來開始逐步活躍在行業舞臺上的一類成長與相對封閉市場的環保企業,相似的還有位于西藏省的國策環保。這類企業的特點是由當地工業和市政環保需求的增長而產生,由于偏遠地區市場的相對封閉性,這類企業在競爭度很低和資源相對向其傾斜(支持資金和項目資源)的環境下,在橫向規模擴張和縱向產業鏈延伸上都有較為順利的發展。
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建立了較為全面的環保產品及服務供給能力,以及積累了可觀的項目經驗。如這家德藍股份的業務就涵蓋了工業和市政水處理、具有設備制造、工程承包以及項目運營的能力。
然而,這類企業的弱點也正在于此。封閉的市場和當地政府或多或少的支持為企業提供了相對安逸的發展環境,但這類優勢無法在異地市場復制,因此,這些企業業務在區域上向外擴張的能力就很受限制——德藍股份營收99.8%來自于新疆本土市場的數據就可見一斑。在環保產業市場化色彩逐步濃烈,區域壁壘逐漸消除的趨勢下,如何從激烈的競爭中生存將是這類企業將面對(甚至已經面對)的最重要問題之一。
智慧環保:環保產業版圖中的新貴。 “智慧城市”、“智慧水務”,不僅是去年大熱的“互聯網+環保”概念的務實化的落腳點,也是近期開始崛起的環保產業版圖中的新興細分領域。本月新三板掛牌的環保企業中,有多達5家業務與此相關。典型的如安徽中水三立的水務信息化業務以及北京清流股份的智慧水務和地下水監測業務。
這類企業大多依靠近年來快速發展的GIS等信息技術建立起環保信息收集和監控系統。并為企業和政府機構提供相關的數據和運營服務。從幾家企業2015年營收接近甚至超過其資產體量可以看出一方面這些企業最近日子過得很是不錯,一方面其輕資產的特性也很明顯。可以預測,隨著海綿城市建設,第三方監測等政策導向逐步推進,這些企業還將享受不會短的一段發展機遇期。
順便一提,近期已有氣象預測指出,受超強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今年很可能是旱澇災害的“大年”,如此,全國各地在不斷的爭議聲中建設的大大小小海綿城市項目或許要在今年年中迎來一次“大考”。
標簽:環保企業
相關資訊